情胜月华浓 ![]() 农历8月16日一大早,刚刚欢度中秋返校上课的一中教师朋友圈,热传着一张别样温暖的照片:照片上,高一年级优秀教师董亚丽和她的家人正与今年刚分配的青年教师赵祝星围坐在茶几旁,分享甜美的月饼,茶几上还摆着大枣、石榴、柑橘等时鲜水果,五张笑脸后面,是门墙上的贴画和孩子们的奖状,家的温馨从画面上洋溢出暖暖的光…… “这师徒俩,处得不错呀!” “小青年刚毕业,离家远,在老师家过中秋,能记一辈子的。” 赣榆一中今年新招进五名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分别是数学、英语、生物、历史学科,她们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名校,从专业到学历,都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她们的课堂教学迅速上路,9月10日学校教务处就为选定了业务导师,主持师生签订了拜师合同,明确了师生义务。 师徒处得好,走得近,也有的。成了忘年交也有的。一个徒弟趁节日去师傅家蹭饭也有的。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样一句跟帖:“感谢领导关心,我们过得很开心!” 咋回事呢? 一打听,原来,虽然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可是她们的工作生活,依然让学校领导时时牵挂。这不,中秋到了,考虑她们有的家在黑龙江,有的家在山西,有的家在河南,中秋节假期短,回不了家,“每逢佳节倍思亲”,怕她们节日里孤单,学校特意为她们准备了双份的中秋节礼,一份给她们自己,一份让她们带着去自己的业务导师家过节去! 原来是这样啊! 那么,昨夜月色如水,这些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们,都在师傅家过节了?一问,果然的,王雪梅去了夏丽老师家,薛婷去了杨萍老师家,李艳君去了韦丽侠老师家……她们在师傅家晚餐、吃月饼、赏月、看晚会,她们有的与师傅家的娃娃做游戏了,还有的和师傅家的老人话家常了,因地域原因而略有不同的风俗,还让她们涨了见识,激发了对赣榆文化的兴趣…… 晚月光很好,我问赏月心情如何,李艳君老师笑着说:“从师傅家出来,那心情,比月光轻,也比月光亮……” 我信。情胜月华浓。 更相信一中这个大家庭,不但是能干事的大家庭,还是能留人的大家庭……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