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校园故事 | 君子务其本之 远方的致敬

2019-1-7 06:23|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501| 评论: 0

摘要: 远方的致敬韦庆英杨同学“欠”我两枚印章和一幅字,对于“发小”级别的小伙伴,“客气”就是伤害。于是一个晚自习休息的当儿,我在微信上要开了“狗肉账”。杨同学做事情追求极致,性格就“慢”一些。记得当年我们同 ...

远方的致敬


韦庆英


杨同学“欠”我两枚印章和一幅字,对于“发小”级别的小伙伴,“客气”就是伤害。于是一个晚自习休息的当儿,我在微信上要开了“狗肉账”。

杨同学做事情追求极致,性格就“慢”一些。记得当年我们同班共事,我们班的黑板报总是全系第一。那一方面,得益于班上粉笔字好的同学总是乐于“为班级做贡献”,找他们写个小版块,都很尽心尽力;另一方面,杨同学的刊头尾花画得无可挑剔——可是慢。作为版面设计的我,同时是整份工作的组织者,因为人家还在干活,不好意思离开——只能像“地主坐在地头看长工干活”(杨同学语)一样,陪在教室里。杨同学画刊头,从黑板报栏目画完就开始,到所有版块都完成了,就他还像壁虎一样趴在黑板上,更要命的是,画半天,他下来到教室另一头端详半天,很有可能又去擦掉了!真是急死人不偿命的。

所以,跟他“商量”事情,你必须逼他定下最后期限才能略微放心。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妥妥地告诉我,元旦一定让我收到快递,决不把事情拖到2019年。好的,不需要继续“穷追猛打”了,我就有一句没一句地和他再聊聊工作啊,老人孩子啊,回家代问嫂子好啊什么的。

杨同学在山东某市一家初级中学连年做初三班主任,就他那性格,不用想也知道,工作是典型的“死磕”型。9点半他说要去查学生宿舍了,我便给他发了个拜拜。谁知道过没一会儿,微信又响了,打开一看,杨同学发来一张图片,彼处近景雨雪霏霏,远处一片黑乎乎,我就忍不住问了:“下雨呢?这是你们校园吗?怎么一片乌漆墨黑呢?”

“领导办公室,都走了。就剩我们这些卒子。”

“连空城计也不唱吗?亮着灯也能安抚一下前线的战士啊。”我觉得奇怪,一所上晚自习的学校,领导办公区不可能一个人也没有吧?

“你们学校呢?”

“我们学校?这么跟你说吧,只要校长没有外出学习,只要学校有学生在,每天晚上9:50他总是和值班领导一起在学校门口目送走读生离校,然后去宿舍区,等检查完宿舍以后,和年级主任班主任碰头,确认没有事情才回家。越是雨雪天,更是要关心路面湿滑,师生安全的。”为了证明所言不虚,我迅速扒拉扒拉学校公众号,找到相关的微信文章发给他。

说实在的,这时候,“学校自豪感”是有点儿小小的膨胀了。

杨同学沉默了好一会儿,不知道是在走路,还是在查宿舍,或者是在看我们的公众号文章。我也开始关电脑,收拾准备回家。

“叮——”

我赶紧看一眼:“所以你们学校才会蒸蒸日上。”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不愧是跟我同学啊。一语中的。可我没时间跟他贫嘴了,准备发个晚安。“叮——”

“睡梦中我也会像贵校及贵校长致敬的!当然也包括你。”

这一句,不知怎么的,让我觉得特别沉重。

我道了晚安,却一直念念不忘“致敬”两个字——倒不是他说也包括我——老同学之间,说啥也还是兄弟情谊。我感到沉甸甸的,是他那句向“贵校及贵校长致敬”。这是一种工作上的敬意与职场的期待。由于众所周知的或者不知的原因,在教育公平喊了这么多年的今天,学校的发展并不均衡;而一个普通教师、班主任,对远方另一所学校校长的致敬,饱含着的,除了敬重、敬意,一定还有更多的东西。

这个来自一位一线教学二十多年普通教师的致敬。我替我们大一中,收藏在此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8 23:02 , Processed in 0.064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