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人新语 | 初见——“东北虎”的苏北初体验

2019-4-21 06:01|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680| 评论: 0

摘要: 近段时间,常觉时间过得太快,仿佛苏北时间之于东北,快进了2倍速。细细算来,离开东北竟已几近一月。说不想家,自然是假话。但若用“日思夜想”、“牵肠挂肚”来形容对东北的思绪,却又是极其牵强和做作的。身边朋 ...

近段时间,常觉时间过得太快,仿佛苏北时间之于东北,快进了2倍速。细细算来,离开东北竟已几近一月。说不想家,自然是假话。但若用“日思夜想”、“牵肠挂肚”来形容对东北的思绪,却又是极其牵强和做作的。身边朋友都说:“你在外面走惯了,对家的依赖和挂念自然淡了。”但我知道,中国人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永远不会变,而有亲人和朋友远在,那份牵挂也不会被时间冲淡。正如泰戈尔所言:“无论黄昏将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始终与根连在一起。”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从不相信冥冥中注定一说。在我十几岁时,一位算命先生曾对我父母说:“这孩子将来会向南走得很远。”对于这个说法,我不以为然,只当是江湖术士故弄玄虚的骗人把戏。但我万万没想到,十几年后戏剧性的一幕真的上演了——我竟“走出”东北3000多里!得知这一消息,家人和朋友在震惊的同时纷纷为我担忧,两地严格上讲虽同属北方,但东北和苏北在饮食环境、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大有不同,这一点毋庸置疑。当然,他们的忧虑也让我徒增了些许不安与忐忑。


然而,当我与一中初相识时,一切的忧虑都变成了多虑。校领导的备至关怀,组里和同办老师的真诚以待,宿管师傅的热情照顾都让我倍感亲切与温暖;清明诗会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学校一员的归属感;与赵老师、渠老师和雪梅的相识相聚更使我体会到我不是一个人远在他乡“孤军奋战”。身边每个人的真挚、纯朴、热情给予了我“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安全感。


三毛在《梦田》中写到:“每个人心中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而我,想用它来种希望、种青春、种誓言。以无问东西的初心,俯拾仰取的虚心和将勤补拙的决心在苏北,在一中预存下属于我往后余生的回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9 01:34 , Processed in 0.0641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