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方案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 新模式、新分数、新组合 来!啦! 总分750分,采取3+1+2模式 其中语数外各150分,使用全国卷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内容太多看不懂? 担心漏掉重点? 没关系,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啦! 除了新模式、新分数、新组合之外 还有更多变化和细节 小编和您韶一韶 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 进行录取 从2021年起,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类)进行录取。 实施新高考方案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批次设置、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一是能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考生根据自己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填报相应的专业组志愿,专业组内可能是一个专业,也可能是多个专业,考生按专业组投档后,符合条件的,可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专业调剂,提升了考生的兴趣志向和最终所录专业的契合度,真正做到了“学其所好、录其所长”。 二是符合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要求。高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办学的需要,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能提高考生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选考要求的匹配度,使学校招录到有相应学科特长和兴趣的考生,有利于进校后人才培养和学校自身发展。 三是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促使高中学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特长和专业志向,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 合并本一本二批次,首先是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其次,代表了全国高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大多数高考综合改革省市都明确合并本一本二批次。通过合并批次,可以进一步增加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专业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化学”,则表示考生3科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要选考物理和化学方可报考该专业,对另1门再选科目则没有要求。 我省将在考生选科前汇总公布招生高校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六个方面。 一是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 二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考生分数相同时,可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在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综合评价录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中,可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形成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或成绩,并在考生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权重。 三是提供社会机构或用人单位使用。 根据高校人才选拔需要,参考其他省份的一致做法,我省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三类人群 我省将完善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的多样化考试招生办法。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社会人员等三类人群。 A 、普通高中毕业生 1、 春季进行招生录取。高职院校主要依据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确定的录取办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参加普通高考但未被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高职(专科)统招批次的录取。
B、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1、考生主要通过参加对口升学统一考试报考省内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可报考省内高职院校。对口升学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综合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等三部分。考试方式均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