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情系母校 | 我的高中生活二三事(2009届毕业生 韩 亮)

2019-5-12 06:00|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737| 评论: 0

摘要: 韩亮,男,赣榆一中2009届毕业生(时任班主任王道利),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现从事软件开发。接到班主任(王道利老师)让我们这些毕业多年在外奔波的一中孩子给学校“心系母校”栏目写点东西,甚是激动,思绪万千, ...

韩亮,男,赣榆一中2009届毕业生(时任班主任王道利),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现从事软件开发。

接到班主任(王道利老师)让我们这些毕业多年在外奔波的一中孩子给学校“心系母校”栏目写点东西,甚是激动,思绪万千,却不知以何为题。

提起老一中校区,现在学弟学妹可能不太知道位置了,距离赣榆南站比较近。那时一中分南北,南校区是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北校区是高三复读班。食堂在南北校区中间,食堂旁边是美食一条街,是我们上课必经之路,每次上完早自习,大伙们都急急跑到美食一套街吃早餐,生怕去晚了,要排队很久。提起吃,西门豆腐脑不得不提。记得和刘宗磊、徐雷明等人早上5点起来,到北门门口,发现大门还没开,叫醒保安给我们开门,才能去吃上豆腐脑。一碗豆腐脑,不够可以添,手工煎饼卷油条,两块五吃的饱饱的,补充营养还可以加个茶叶蛋。至今想起来都是美味,每次回到老家都会寻思去吃上一碗家乡老豆腐做的豆腐脑,在南京吃不到的。

高中同学,很多相处好的,会成为一生朋友。班级里,每个人都各具特色,各成一派,能够独当一面。扛把子般的班长乔昆,帅且闷骚的物理课代表刘宗磊,一身英气难辨雌雄的孙钰萌,豪爽大气的顾雪燕(江湖人称顾爷),鬼马精灵的魏会,段子手般的黄宝宁……高中至大学阶段是青年到成年的阶段,也是我们价值观形成期和稳定期,也是我们交朋友的重要时期,也是朋友情义最真诚、最不受利益瓜葛影响的时期。回想同学趣事,心中一乐。有赶在早自习之前在操场打篮球的;有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窝看书的,我当时就是利用中午的一点时间和被窝打手电筒的时间看完了三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书本身是盗版的,以至于至今都不喜欢看盗版书。有的带上mp4晚上看热门电影的,现在mp4已被市场淘汰,我们那时可是个宝贝。还有一放假就要跑附近网吧通宵的。大家如今虽然各自天涯,忙于生计,不时仍有联系,谈起高中趣事,不禁哈哈一笑。

说起一中,老师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尤记起当年脑残的我逢教师节不知送班主任啥礼物好,最后竟到农工商超市买了瓶洗发水送给班主任。班主任王道利老师,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高中理科班的数学重要性不言而喻的,从晚自习安排上就能看出来,一周数学晚自习的时间等于语文+英语的晚自习时间。数学老师最厉害的地方,明明前一晚刚刚做完的卷子,老师愣是能在第二天早自习全部改完,上课的时候直接发下改好的卷子讲,分析哪些题目大家错的比较多,哪些题目比较难,大家不会做是可以理解的。班主任也会在我们自习的时候趴在窗户前观察我们,好多次抓住不安心自习的人。其他课程的老师也都是极其负责认真的,语文王新华老师,英语尚庆雪老师,物理沈永玲老师,化学李海洋老师。

辗转高中毕业十年,经历了大学的潇洒,也理解了工作的不易艰辛,好像有好多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讲,却不知从何说起,唯感慨高中充实真好。现下社会,作为高中群体,受到的诱惑明显比我们那时多的多。随时可上网的智能手机,每家基本必备电脑,24小时联网可打游戏,直播网红综艺更是泛滥,且不乏低俗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自律,安心静气,好好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9 03:40 , Processed in 0.0824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