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剩不到十天。 相信此时,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内心都不免紧张焦虑,虽然适量的压力可以转换成动力,但此时的压力却是“弦绷得太紧容易断”。 那么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疏解压力?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情?如何协助孩子做好备考工作? 赶紧跟着小编来看看! 01 六种沟通要诀 在高考临近时,如何与孩子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 良好的沟通既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又能让孩子听进家长的建议,但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话”呢? 小编这里有6种沟通要诀送给您! ![]() ![]() 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 比如“我看你没戏”,“我看你考不上”,“以前不努力,现在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等,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波动。 ![]() 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些孩子可能会旁敲侧击用各种理由逃避复习,这个时候与其强迫孩子看书,不如顺着孩子的意思放任孩子休息一下,让孩子暂时脱离高压的束缚。 ![]() 用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谈。 忘记自己的“经验”,不要总用“过来人”的口吻对孩子说教,才能让孩子感到轻松自在。 ![]() 做孩子的顾问,提建议。 关于孩子的未来,家长只能是谏言者,而孩子才是最后的决策人,尊重他的喜好和他对未来的选择,平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孩子参考,而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努力。 ![]() 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家长不要人盯人。这是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在房间复习,不要一会查岗,一会递水。给孩子空间感是尊重的表现。 ![]() 沟通不畅用书面交流。 当与孩子在语言上产生矛盾了,不妨用纸笔和短信等方式进行文字沟通,这样或许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02 四种“高考焦虑症” 症状一:“晚上睁着眼睛能熬一宿” 有孩子想要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冲刺一把,拿下之前遗漏的所有知识盲点,挑灯夜战,晚上睡眠没法得到保证,白天也打不起精神。 对症下药 对于这部分学生,家长要从观念上帮助他们放松,在学习方法上,考生首先要学会劳逸结合,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在临考前为了争取时间拼命开夜车,挤占娱乐和锻炼时间,这种做法不可取; 其次,考生应避免通篇复习,学会进行重点突破,每复习完一个难题,就多给自己一分鼓励。尽可能采取一些新的复习方法,或与同学交换学习心得,避免单调机械的复习使人产生厌烦心理。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