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一春 高三(9)徐洁
惊蛰一起,万物生。24节气中,唯有惊蛰一词,仿佛,袭来了阵阵花香,缀上了万千生命。当料峭的寒风肆虐攻击着大地,微凉的雪意落满乌黑的枝头,唯有平静的冻壤下孕育着万千繁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人雪莱于冬天的寒冷中看出春意盎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是古人眼中的春意。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惊蛰,世间万物都是可爱的姿态、新生的活力、苏醒的欢乐、上升的气息,像一座刚刚午休过的幼儿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惊蛰过,暖和和”,而春天终于在大地上展开了属于自己的的时代。 一中的远处的空中传来了几声朦胧的子规啼,电线上依稀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它们也按捺不住春的喜悦了吗?汪老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大地从容,草木安静。 和安湖畔嫩树叶儿依然很小,蕴藏着星星点点的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悄悄的,从薄云里探出几缕柔和明媚的光,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仿佛一位着粉衫的少女,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春是那明月清风,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清冽缠绵的旋律翩然飘临,希望伴着歌声在阳光中冉冉升起。春是那淡雨疏风,薄雾浓云,笼住水边清香的荫影,生命在这朦胧凄迷的氛围中孕育而生。 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和安湖以它独特的美好润泽了一中,养育了莘莘的学子。 这时才知道万物都有一种悠然芬芳的岁月静好。 一念,春天。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