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转给家长 | 怎样让孩子想学习、会学习?

2020-3-3 00:00|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285| 评论: 0

摘要: 疫情已经一个多月,大中小学纷纷延期开学,孩子们开启“宅家学”模式。这让不少的孩子窃喜,认为:在家学习 = 没人管我 = 爱学不学居家学习,可难倒了不少父母:“这要是玩疯了,开学怎么跟的上啊!”“我不督促不吼 ...
疫情已经一个多月,大中小学纷纷延期开学,孩子们开启“宅家学”模式。这让不少的孩子窃喜,认为:在家学习 = 没人管我 = 爱学不学

居家学习,可难倒了不少父母:“这要是玩疯了,开学怎么跟的上啊!“我不督促不吼,孩子就不学,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
怎样让孩子想学习、会学习?各位家长别着急,中教君为您请来了一位特级教师,帮您解解围!



周建华人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教授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

【本文看点】


1、学习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2、“人大附中式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3、怎样培养孩子使其自觉、自律的去学习?
以下内容为周校长专访: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到他50岁的半个世纪中,其知识量将增加32倍。即使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他所学的知识也难以达到他所需要的知识的20%。因此,孩子们不但要学会学习,而且要终生学习,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所以,无论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上篇

怎样让孩子想学习


是否“想学”,是影响同学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对于想学习这件事来说,可能对于大部分孩子都是非常困难的,又是哪些因素影响同学们是否想学呢?
我在人大附中的一次问卷结果,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对问题“我认为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的调查结果如下(每位被试选择不超过三项,下同):
兴趣(68.64%),习惯(60.26%),毅力(55.82%)自信(47.00%),目标(45.05%),焦虑(9.17%)。


就此,我们对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做如下分析:

No.1

帮孩子学会确定目标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发现了两个高频词:一是不知道,二是还行
◎ 高频词:不知道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我问他:
“你以后想做什么?”“不知道。”“你梦想的大学是哪所?” “不知道。”“你喜欢的职业是什么?”“不知道。”
像这样,没有目标意识的学生,导致他在学习、生活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必定是消极、盲目、被动、应付。
因此,我们在家学习时,首先要认真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在家学习?
绝不能陷入“不知道”的陷阱。


◎ 高频词:还行
还有一类学生,我问他:
“最近学得怎么样?”“还行。”“考得咋样?”“还行。”“心情好吗?”“还行。”……
这样的学生,往往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但,我们的目标意识在哪里?孩子的目标意识又在哪儿呢?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目标意识会从各方面有所改变,但他最初的目标意识恐怕来源于各位父母期待的目光。也就是说父母的目光在哪里,孩子的目标意识往往就在哪里。

曾有报道称,中国大陆有80%的中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家长期待的目光盯得过于功利。
比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一位妈妈对儿子如是说。
妈妈:长大以后你做金融家。妈妈:像爸爸那样,挺神气的!妈妈:你看,咱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儿子:哦……
这样,往往会导致有些孩子没有社会责任感,也没有家庭责任感,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因此没有学习的目标意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7 08:25 , Processed in 0.0780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