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海园中走出的学术青年

2017-8-4 11:00|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583| 评论: 0

摘要: 假期中,有许多新海的毕业学子回到新海园看望老师。偶遇其中的两位小帅哥,现在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青年才俊。喏,就是这两位才子。作为新海园毕业生的一员,他俩十分谦逊。顾实 新海高中2007届毕业生,2011年本 ...

假期中,有许多新海的毕业学子回到新海园看望老师。偶遇其中的两位小帅哥,现在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青年才俊。

喏,就是这两位才子。作为新海园毕业生的一员,他俩十分谦逊。

顾实 新海高中2007届毕业生,201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201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是计算数学与应用科学,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萨特思韦特神经影像实验室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复杂系统小组进行博士后研究,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现在电子科技大学担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神经图像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统计检验、网络方法等对脑神经图像进行建模分析,探究大脑的结构原理和发育模式;提出了应用控制理论分析脑网络结构与功能的新方法,相关工作得到业内同行的积极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Nature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尖期刊;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美国科学基金委、美国自然基金委的多个项目;受邀担任Cell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李远宁 新海高中2007届毕业生,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理科实验班,2013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是计算认知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卡内基梅隆大学常年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向并列排名全美第一),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


聊及在新海园的时光,两位小帅哥都感慨,新海园赋予的烙印与在新海园养成的为学、为人的方式成为了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

顾实: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高中毕业十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仅有高中朋友们的相伴,也会时常回想起高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忆起高中时,大家虽然在学习成绩上有竞争关系,但是彼此间关系却非常融洽。高中认识的朋友如李远宁、苏湛、张晨、李辰等,到现在仍时常有联系,会交流下彼此的近况。

 要说高中生活对我的影响,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入学时成绩较优秀,新海高中的老师们对我基本采取了激励式的管理方式。我觉得,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很适合我,也让我养成了良好的计划性和自学能力,这种习惯和能力让我受用至今。在清华读书时,面临着全国最优秀学生的竞争,虽然有压力,但从未被压垮,靠着自身的努力和养成的习惯,在清华竞争最激烈的数理基科班也能保持前几名的成绩。第二点是与如何与优秀的人相处。新海高中汇集了许多优秀学生,大家心气、目标都很高,老师们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大家养成了在竞争中相互欣赏而不是彼此嫉妒的积极心态,不仅是惺惺相惜,也是锻炼了发掘别人优点的能力。这种能力,或者说德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让我受益匪浅。随着人生不断展开,认识的人越来越优秀,也越可能发生摩擦,彼此欣赏而不是挑剔,可以帮助我们与人走得更近,建立更好的合作。

除了同级的朋友,上大学后也认识了很多新海的学姐、学长、学弟、学妹。大家来自同一个高中,自然多了份亲密,彼此扶持帮助,让大学生活多了些许亲切的乡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却总不免游子思乡,回忆里的新海,那些人和事,一直激励着我前行吧。


李远宁:回顾高中生活,最为难忘的是高一的那段时光。那时候,班主任总是给我们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但我们班的一群人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在学校呆着。除了完成课务作业,剩下的时间由大家自由支配。大部分时间我们会在教室里自习,复习过去一周所学,或是自学一些竞赛知识。那时我和顾实、苏湛、张晨、王昊等人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我们这个小队伍一直保持着融洽的氛围。有时候,遇到难题大家三五成群讨论起来,气氛总是轻松愉快。

高中,我基本上一周七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学校里,却也从来不觉得生活单调乏味。周末是读书的好时候,那段时间我抽空把一本史记和一本宋词翻了好几遍。周六周日下午总有几个小时是在篮球场上度过的,那时候我们仿佛有无尽的精力,尽情挥洒在教室和球场上,每周打几个小时篮球的习惯也一直延续了我整个高中时光。从大学到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我基本都保持着每周六十个小时左右的工作学习强度,这也是高中养成习惯的延续。我和顾实在那段时间把微积分和大学物理学了个大半,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到深夜,有时谈到尽兴之处,全然忘了时间,不知不觉绕着学校走了好几圈,直到夜幕深沉才各自回家。时至今日,作为学术同行的我们还总是对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回想起来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大半起始于高中那段时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感一直在推动着我前进。 

07年高考可能是我们高中最大的遗憾,那年高考我们之中很多人发挥的都不算理想吧。然而这点挫折并没影响我很久,一年以后,我就作为所在学院系的第一名入选了学校的理科实验班,算是不辱新海高中的声名。我的很多高中的同学们和我一样,一路都在海内外顶尖的高校深造直到博士。无论在国内还是在美国,我们几个高中同学一有机会总要聚在一起。高中那段时光,留给我们的是永不磨灭的深厚友谊,还有永远积极进取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八十七年来,新海园中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如今,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欢迎大家将您身边的新海园毕业生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来稿邮箱:lygxhgz@126.com

来稿请注明人物姓名、届别、近况等信息。

期待您的来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6 18:56 , Processed in 0.1279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