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一刻也不能放松!
近日,省内外不断发生青少年溺水事件,令人痛心!引以为戒!警钟长鸣!!血的教训再次说明: 必须坚持教育提醒,切实履行家长监护作用,确保学生安全。 每年的6-8月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教育部发布预警,各地教育部门、学校也多次发布通知提醒。溺水,青少年儿童意外事故“头号杀手”。东海县第二中学专门召开防溺水安全工作会议,部署防溺水工作。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未成年学生溺水安全风险逐步增大。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东海县第二中学整理了一些关于防范溺水的安全知识,老师和家长们请收藏。
如何预防孩子溺水
以下8个防溺水要点,家长们要牢记,教给孩子们: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一、溺水时应如何自救 不发生永远是最好的预防。但突发危险情况,有一些方法可以自救。原则: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把头间断性露出水面,进行换气。 (一)不会游泳的人溺水了,怎么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吸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发生溺水这种突发状况,任何漂浮技术都是苍白无力的,基本会瞬间陷入大脑一片空白、在水里瞎扑腾的状态。如果在下沉的过程中碰到水底像石头一类的东西,请用力蹬,让自己重新回到浅水区或浮出水面。 注意事项: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最好的溺水自救在于提前预防! (二)会游泳的人溺水了,怎么自救? 1. 手脚抽筋了如果是腿抽筋了,在可以坚持的情况下,尽快游到岸边;或者抓住附近的漂浮物。要是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游了,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脚再努力往外踹出去,尽量让腿蹬直(虽然不太可能),一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如果是手臂抽筋了(一般都是手指),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此时可以选择仰面漂在水上。 2. 被水草等缠住了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这样可能只会让水草缠得更紧。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如果有,抓住它,让身体能浮出水面。在附近有人的情况下,尽早求助。如果没有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缠在腿脚上的水草,然后赶紧出来。 防溺全注意事项: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一般都是因为抽筋了或是被水草等缠绕,但因为懂一些水性,意外发生时,往往能暂时浮在水面上。这时如果周围有人,一定要大声呼救,不要大意,同时针对具体原因自救。如果发生了抽筋,在首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能会再次发作,因此在抽筋缓解或消除后,最好不要选择继续游泳,而是直接上岸,做做按摩和热敷。 二、如果遇见有人溺水,该如何施救?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切记:未成年人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每年青少年溺水死伤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盲目下水救援同伴的未成年人:救人应当讲究方法,不鼓励未成年人下水救人! 三、“八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另外,家长们一定多告诫,多提防。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要强调“四知道六不准”。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