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狂飙》大结局:给无数父母的启示

2023-2-13 17:49| 发布者: 东海县第二中学| 查看: 889| 评论: 0

摘要: 《狂飙》收官了,多少人跟我一样,对高晓晨的结局唏嘘不已。高晓晨,继父是强盛集团董事长高启强,亲妈是人脉手段都不缺的陈书婷。从小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家中往来的几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按我们的想法,在这种环 ...

《狂飙》收官了,多少人跟我一样,对高晓晨的结局唏嘘不已。

高晓晨,继父是强盛集团董事长高启强,亲妈是人脉手段都不缺的陈书婷。从小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家中往来的几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按我们的想法,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说将来事业获得多么大的成就,但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混得太差。
可是,成年后的高晓晨午夜飙车、打架斗殴、挑衅警察,一天到晚除了闯祸就是梗着脖子不认错。
明明小时候是个聪明伶俐、懂事勤奋的孩子,怎么长大后变成了这副模样?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小到大,他几乎没被妈妈看见过,也没被妈妈认可过。


养废孩子最快的方法

就是只给负面反馈


在《狂飙》这部电视剧中,我基本看不到陈书婷对儿子的柔和、鼓励和理解,更多的是命令、忽视和贬低。


比如,在陈书婷上一任丈夫被报失踪后,警察前来调查。


晓晨出于保护妈妈的心理,拿玩具机关枪对着警察,陈书婷本可以温和地制止,但她直接抓起一个玩具扔过去,用手指着儿子吼道:“捡起来,快点!”


晓晨有些不解,但还是把玩具捡了起来。


陈书婷见状又命令道:“过来!道歉!”


孩子明显有点委屈,可依然听话地说了句“对不起”。


比如,在陈书婷跟高启强结婚后,高启强强行把孩子的八音盒送给黄瑶,晓晨去找妈妈告状。


陈书婷淡淡说了丈夫几句,然后拉过站在一旁的儿子说:“屁大点事,你哭什么!把眼泪擦掉!”


随后她又数落了儿子几句:“刚刚是不是冲爸爸吼了?还推爸爸了是不是?”


再比如,晓晨在家练钢琴,弹完一首曲子后,得意地跟坐在一旁听琴的高启强说:“这可是五级的(曲目),老师说,好多人练了好多年都没学会,我一个月就学会了。”


陈书婷走过来立马怼了儿子一句:“练了一个月才练成这样,还有脸说!”


晓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情绪低落地开始弹琴,没弹几个音节,因为手型不太标准,又被陈书婷狠狠打了一下:“手型不对,学钢琴不打怎么练!”

可能有些人觉得,陈书婷的做法没有错,当父母的不“敲打”孩子,他怎么知道自己不对?怎么变得坚强?怎么才能进步?


这话看似有道理,实则经不起推敲。


我们品品这逻辑:


用粗暴命令孩子的方式,让他变得礼貌?

用忽视孩子情绪的方式,让他内心强大?

用打击贬低孩子的方式,让他奋发图强?


这是不可能的啊!


不断的负面反馈让孩子感受到的只能是:


“我不够乖!”

“我不是个好孩子!”

“我永远都是错的!”


这样长大的晓晨,脾气暴躁又敏感自卑,一面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一面又想跟父母证明自己。


他走上叛逆之路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我们看到,父母越不想让他干什么,他就越要干什么,父母越说他不行,他就越要跟父母证明“我能行”。


在这条路上,他越走越远,直到铸成大错无法挽回。


原生自卑

需要孩子用一生寻求治愈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走上如此极端的路,相当一部分孩子,会选择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但,这条路走起来也不轻松,因为无论孩子怎么做、怎么努力,父母永远能挑出孩子的毛病来。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就曾是这样的存在。


她从小到大成绩都没掉出过前五名,可无论她如何拼命学习,只要不是第一就会被妈妈骂;


去商场买衣服,她不挑,妈妈说她没主见,她挑了,妈妈又说她没品味;


去餐厅吃饭,她不点菜,妈妈抱怨她不参与,就等着自己伺候,可等她真拿起菜单,无论点什么都会被妈妈一票否决;


但凡她流露出一点儿不符合妈妈心意的想法,妈妈就拿她高考失利说事,挖苦她关键时刻掉链子、心理素质差、没出息。

……


这样长大的孩子,看似优秀又勤奋,其实从未拥有过自信,因为驱动孩子前进的永远是他人的评价和标准。


这样不好吗?


当然不好,孩子可能一生都学不会爱自己、肯定自己,无论做什么,心中都充斥着怀疑和自卑。


我有一个发小,从小学到高中都稳居年级前三,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刷题。


高二那年期中考试,她跟另一个同学并列年级第三,当她得知成绩后趴在座位上哭了很久。


当时我们特别不理解,考了年级前三还哭,你让我们这些成绩一般的人还活不活?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工作,结了婚,生了孩子。


有次聚会我提起这件事,问她那时为什么哭。


她苦笑道:


“因为在我妈眼里,跟人并列第三就是没考好啊!你是不知道,她开完家长会,回家狠狠数落了我一顿,说跟人并列第三就是第四名,说我学习偷懒,被一个不如自己的人赶上了,还说我学校考试都拿不到第一,将来肯定没出息。”


紧接着,她又说:


“你可能觉得我有些矫情,你们总说我能力强、很优秀,但我完全不觉得。我长得一般,学东西又慢,也就是靠拼命才过上现在的生活。我总感觉,别人稍微努努力就能赶超我。”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无论她取得多耀眼的成绩、完成多有难度的工作,都没有真正开心过,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如果一个孩子心中满是不被父母看见的伤痛,满是对自己的怀疑,满是自卑和否定,极有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精神内耗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


爸爸是榜样,决定了孩子的方向


著名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曾在文章中自豪写道:

“父亲是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人之一。”

他回忆,小时候家中清贫,是勤劳又坚强的父亲为他们撑起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家。


从益智节目的主持人再到畅销书作家,刘墉这一路走来有挫折,有困苦,但唯独没有气馁和放弃。


在父亲刘墉身上,刘轩明白了一个道理:


坚定乐观是男人的宝贵品质,锲而不舍是成功的关键。


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是刘轩成长的力量。


一次父亲节,有人问刘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2 10:36 , Processed in 0.0862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