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何灿烂,秋果更玲珑。峭拔栋梁材,涵养学术功。”5月20日清晨的悟园里,两棵百年山里红分外挺拔,他们是师生在新海园学习生活的见证,寄寓着即将远离的学子对母校的不舍;文兴湖畔,新海园省环境化学实践课程基地之一文兴亭前,李震教授吟诵《文兴亭记》。校领导及学生代表周一恬、陆雨纯、房俊、葛靖凡,胥云凡、张文涵、卢清扬、卜凡分别为“山里红”碑石、文兴亭揭幕。 银杏玉兰夹道而迎,和着青春的韵点,高三全体学子队列整齐,在各班班旗的引领下跑步入场,拉开了本场毕业典礼的序幕。 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中,在庄严国歌的祝福声里,在普爱校歌的节拍下,陪伴了高三学子三年的班旗,写满青春故事、带着学子对母校深深情谊,由各班旗手送交学校校史馆作永久珍藏。高三学生代表胥云凡发言,讲述他们在新海园的故事,回忆了他们在新海园的收获,抒发了他们对这个园子中一切的眷恋。高三学子郑文玥的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发言,表达了家长们对学子的美好祝愿。 韩金山校长以《品质新海 铁军出征》为题作典礼致辞,与学子们回顾了本届学子“铁军”渐成的时光与故事,并寄语学生铁军出征,须有铁的纪律、须有铁的意志、须有铁的创新,必有铁的辉煌。 《品质新海 铁军出征》选摘: 铁军出征,须有铁的纪律。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醴陵,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凭借严明的纪律,为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铁一般的纪律是一支队伍获得胜利的充要条件,高考亦是如此。遵循复习的规律,遵守课堂的要求,恪守考场的纪律,从考试用具的准备到入场时间的把握,都需要依规而行,方能事半功倍。 铁军出征,须有铁的意志。铁,百炼方能成材。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所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不经过烈火淬炼不经历困难磨砺,不去除杂质干扰,不摈弃不良习惯行为侵烦,铁就难以成为坚韧无比的钢。铁军亦是如此。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铁军出征,须有铁的创新。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排在氢的前面,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用途广泛,与许多事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形态、展现新的性质。这是铁善纳百物,以求创新的表现,铁军出征,要想走得远,还须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践行创新的能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依循自身品性特质,在十八天里,力求再突破,再创新、再求进。 铁军出征,必有铁的辉煌。未来在远方,现实在脚下。新海园2007届校友顾实,201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201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也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90后”教授。说起新海给他最深的印记就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会如何与优秀的人相处。越是优秀的人群聚集,越有可能发生摩擦,也越有可能产生彼此欣赏、相互合作、共同前行,收获辉煌的结果。正如你们高一远足时,崔畅同学所说:将目光坚定地放在前方,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必会硕果累累满枝头。 本届典礼由高三学生杨紫萍与胡启航主持。典礼期间,高三学子向学校捐赠了由章思琦同学题写的《山里红》记,陈继敏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礼物。韩金山校长、纪委马爱元书记、陈继敏副校长、潘家永副校长、张团思副校长为各班颁发了毕业纪念册与毕业证书。高一、高二学子为高三学长送来歌曲演唱《倔强》、器乐重奏《智取威虎山》表达祝福,赵晓娟、张静、杨亮、赵成四位老师的一首《最好的未来》表达了老师对学子的无限希冀。高三学子也用一个个温暖的拥抱与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向老师们表达了感恩之情。 在林禹东的带领下,全体高三学子发出了出征前的铮铮宣言: 云山巍巍,伴我高翔。新海浩浩,永继荣光。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