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以“练”筑防,临“震”不慌——县第二中学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2024-4-1 14:28| 发布者: 东海县第二中学| 查看: 837| 评论: 0

摘要: 以“练”筑防,临“震”不慌——县第二中学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为强化学校防震救灾避险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师生防灾避险安全意识,掌握正确自救、施救和逃生技能,增强全校师生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县第二中学 ...

以“练”筑防,临“震”不慌

——县第二中学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为强化学校防震救灾避险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师生防灾避险安全意识,掌握正确自救、施救和逃生技能,增强全校师生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县第二中学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实战演练 遇险不慌

329日上午8:40,随着第一声“地震警报”信号响起,防震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各楼层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迅速排队,弯腰低身,利用双手保护头部,沿着预定安全路线快速、有序地疏散到致俭堂门前的安全空旷路上及大操场上,整个演练过程快速、有序、安全。

所有人员到达安全场地后,以班级为单位,抱头蹲下,各班主任及时清点学生人数,巡检有无学生受伤,并向年级主任上报班级人数,各年级主任再向政教处汇报学生人数,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安全撤离。

演练总结 增强意识

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穆军通过广播总结发言,指出20245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震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本次演练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培养听从指挥,自我保护和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并强调,全体师生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增强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提高逃生、自救、自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宣传教育 主动自救

学校还提前印发了防震减灾的宣传材料,注意事项:

1.地震时在室内,注意寻找躲避点。

◆首先要关闭电源、火源。
寻找掩护,蹲下并抓牢身边物体。学会利用写字台、桌子底下的空间,或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如若身边没有这样的遮蔽物,可以用双臂护住头部和脸部,蹲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可能坠落的物品。

◆如正好躺在床上,不要随意移动,用枕头和被子护住头部,若床上有吊灯则要赶紧撤离。

2.地震时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地震时正好在室外,要注意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用双手护住头部原地等待。

3.地震时在车上,靠边停车。

◆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不要将车停在建筑物旁、大树旁、立交桥下、电线电缆下。

◆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

◆地震结束后,注意道路的破损情况小心前进。

4.被困废墟时,尽力保存体力。

◆如若不幸被掩埋,不要随意移动,安抚好周围人的情绪。

◆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

◆敲击管道或墙壁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若其他办法都不奏效再大声呼喊,因为这样会耗费更多体力并有吸入粉尘的危险。

5.告诫学生,有些逃生误区,一定要注意:

◆不要盲目逃离建筑物:地震预警时间短,加之房体受损、门窗变形,逃出建筑物并不容易,并很有可能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余震陷入危险之中。

◆不要选择跳窗逃生:跳窗本身很危险,若遭遇余震,生还的可能性更低。

◆逃生时不要推搡:逃生时互相拥挤,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将是二次伤害,十分危险。

◆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地震时电梯有可能极速下落。

◆不要藏在天桥或雨棚下:地震时这些遮蔽物极容易坍塌。

6.还要注意地震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余震:大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余震。余震的持续时间很长,可能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以为地震过去了就万事大吉。

◆海啸:沿海地区若发生地震,极有可能引发海啸。同样的道理,蓄水区域(水坝等)发生地震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水灾。

◆滑坡、泥石流:地震若发生在山区,容易引发滑坡与泥石流。

◆火灾:地震爆发后,大地发生了多次晃动,可能会导致煤气管道爆裂,电线短路,引发熊熊大火。

◆瘟疫: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会进一步导致瘟疫。

以上种种次生灾害,我们都要在地震后时刻保持警惕,尽早发现,尽力避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1 13:58 , Processed in 0.0796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