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9年高考结束后,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教师、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刘希团被省教育考试院抽调到南京参加高考数学阅卷工作,这是刘老师第六次参加高考阅卷,并多次被评为省优秀阅卷教师。在赴宁阅卷前,刘老师写了《高考数学阅卷的启示》一文。
高考数学阅卷的启示 刘希团
今年有机会继续参与江苏省的高考阅卷工作,这也是我第六次参加高考阅卷了。我自2004年开始,一直参与江苏省高考阅卷工作,多次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被评为高考优秀阅卷教师。高考阅卷是个重大的工程,质量是这个工程的保障,公平是质量的核心。所以每次阅卷都会感到紧张和兴奋。六年的阅卷,收获颇丰。 通过阅卷,我通晓了评分标准,明白了如何去指导考生规范答题,更让我明白了教学中对重点和难点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在此基础上也感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指导学生备考方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新教材、考纲和高考试题尤其是实行新课标的四个省市的高考试题以及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转变思路,顺应新课标,了解最新高考改革动向和复习备考信息,做好高考复习备考方案和计划,正确把握高三复习备考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抓知识形成、重视解题过程的教学。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解题过程的教学就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复习资料的处理。编制学案—按照同类为伍,近类为邻的原则,把相近的内容整合起来,集中复习。既节省时间,又便于比较,加深理解,易于形成系统知识。 4.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解题方法,优化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优化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他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几年的江苏高考数学阅卷之后,对我个人来说收益很多,我也很想把我的感受和数学组所有的老师分享,但言却往往难以尽意,很多的感受其实我们平时的工作也是这样做的,不少老师做得非常好,我的一孔之见也有点贻笑大方了,但如果能带给大家哪怕是一点点的启示,我也就宽慰了。 最后,祝参加2010年高考的同学们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