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苍梧晚报》用半版的篇幅以《实施“四大工程” 建设特色名校》为题,介绍了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实施“四大工程” 建设特色名校
为把学校建设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品牌学校,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以实施“四大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立师德,强师能,育名师,提效益”主题活动,把提高教师素质、铸造一流教师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一、校内教学视导工程--重规范 实施校内教学视导工程,目的是紧盯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此,学校成立了以蒋庆锁校长为组长的教学视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学视导方案》。为做好校内教学视导工作,学校遵循“四明确”原则,即明确视导内容,明确视导主题,明确视导方式,明确视导结果。该校校内教学视导以“发掘亮点,查找问题,整改提高,促进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视导,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采用“两轮视导法”,第一轮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初查,充分发挥年级的管理职能作用;第二轮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年级的教学视导进行复查,将视导工作推向深入。在视导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即看、听、查与访谈相结合,个案分析与全面指导相结合,教学指导与教学评价相结合。 二、青蓝工程--育新秀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深入开展“青蓝工程”,制定了培养青年教师一揽子计划,通过开展“青蓝工程”,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精、能力强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实施“青蓝工程”活动中,该校把握好“一个方向”,抓好“两个关键”,确实“三个落实”。把握好一个方向,就是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抓好“两个关键”,一是强化过程管理,二是提升科研含量。确保三个落实,即对象落实,责任落实,活动落实。学校对青蓝双方教师各提出了五大要求,多次开展“青蓝工程” 对口交流活动,开展蓝方教师上示范课、青方教师上汇报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名师引领工程--压担子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名特优骨干教师带动、示范、辐射作用,鼓励全体教师争先创优,提高专业素养,引领学校科学发展。该校现有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市“333工程”培养对象、骨干教师近40人。“名师引领工程”要求特级教师、市名师积极参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能引领某一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能指导、帮助骨干教师,推进学校更多名特优教师的生成。要求“333”骨干教师能根据“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理念上示范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 “优秀教学案例”,积极参与蒋庆锁校长主持的市重大教学问题立项课题《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每学期至少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四、全员读书工程--提素质 为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充满智慧的大脑,都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让校园里充满书香,充满智慧,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实施了“全员读书工程”。该校的读书活动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突出教育名著、学科专业书籍的学习,以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注重学用结合,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或经验总结,用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指导教育教学,改进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该校还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研讨,定地点、定时间、定主题,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通过“四大工程”的实施,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研氛围更加浓厚,名师效应更加明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更加迅速,一些制约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推进了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