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少年班!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少一年级语文活动课程撷英 昨天,教材是学生的整个世界;今天,整个世界是学生的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新海高中少年班的语文教学,大胆探索,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世界”纳入教材,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制约,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因时取材、因地取材,大写意拓展有益于学生成长开放而富有张力的课程资源;变革学科教学组织方式,大手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链接课标、教材、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人类,大格局打造经典的语文活动课程,着力培养新海少年的国家栋梁特质、学术大师潜质和君子情怀气质。 从现在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少一年级部分语文活动课程,展现新海少年班学生的个性风采,展示少年班活动育人的部分成果。 制作思维导图,拓展思维空间——少一年级语文活动课程之一走进少年部一(1)、一(2)班教室,你一定会被贴满语文思维导图的墙壁吸引。近500张思维导图,黑板下、侧墙上、廊柱上、学习园地中……似乎教室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张图都有灵魂。 这一张张构图精美合理、内容丰富翔实的思维导图,展现的是少年班严谨、活泼、精益求精又思维严密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新海高中的“三质”育人理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运用一种图文并茂的技巧形式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是一种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的精神,少一年级语文老师王晓青便利用抗疫期间的网课组织同学们研究编制思维导图,以活跃少年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架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化、规律化,进而提高记忆力、阅读能力和学习效率,把语文学习向更深、更广处拓展。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王晓青老师专门开设了一节相关网课,并制作了记叙文写作、名著《边城》阅读、《背影》课文内容整理、小说和诗歌阅读方法等六幅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注意内容与形式兼美,注重对学习要点、阅读成果等内容的归纳总结。 因为担心学生会有畏难情绪,王老师在网课中自嘲说:“语文老师画的这张生蛋的八爪鱼的确很丑,但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很快乐,让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清晰更深入了。有了我这张丑图作陪衬,相信大家的思维导图制作一定会有更多的乐趣、更精彩的收获。”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错的,你看我们少一年级小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多精彩啊: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内容翔实,有的提纲挈领;有的注重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有的是阅读名家名作的精要概括,有的则是对课堂内容的回顾梳理等等。这些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画面设计都可圈可点的思维导图,无不体现了少年班同学多才善学、精于至善的学习品质以及健康灵活、个性独立的思维品质。 下面,就请尽情欣赏少一同学的思维导图吧—— 名著阅读篇—— 课文梳理篇—— 阅读知识与方法篇——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