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城头高中“在岗三十年”先进事迹展播(五):润心春雨 大爱无声

2023-4-26 20:57| 发布者: 城头高级中学| 查看: 948| 评论: 0|原作者: 1733589137

摘要: 润心春雨大爱无声城头高中“在岗三十年”先进事迹展播(五)30年前,在校读书期间,一句“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她心里深埋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教育名言让 ...
润心春雨大爱无声城头高中“在岗三十年”先进事迹展播(五)
30年前,在校读书期间,一句“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她心里深埋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教育名言让她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她原来觉得:好老师嘛,就是教好书、上好课、答好疑、传好道,这不就很好了嘛!“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植根于爱”?她深深思索,后来她想明白了:所谓上好课、教好书等等,那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爱”才是教育深层的因素,有了爱的教育,才能如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才能使孩子的心田长出参天大树,结出丰硕果实。她豁然开朗,她把这些话深深刻在心里,并且决心在以后的教书过程中,把“爱”熔铸在每一节课里、每一个学生身上,于是,“爱”便成为她三十年扎根乡村教育的一条主线。她就是闫秀霞老师。



1992年8月,闫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夹山初级中学。夹山,是赣榆西北部的边陲小乡镇,三面环山,交通不便,闭塞落后。踏入校园,几排略显低矮的平房;走进教室,几排略显破旧的课桌。她略感失落,这与她心目中的学校相去甚远;这时候,她看到课桌后面端正地坐着的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瞬时又想起了刻在心里的那些闪着光芒的语言,她不再失落。她带着那份爱,微笑着陪伴在学生身边,渐渐地走进学生心里。孩子们把她当成知心大姐姐,有什么话都愿意跟她说。
在一个秋季的下午,闫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门口传来一声“报告”,声音低低的、怯怯的。她抬头一看,是班级的姚同学。她赶紧让他进来,轻轻地问“怎么了?”,姚同学低着头,脚尖捻着地面,紧闭着嘴唇,大颗的泪珠滚落下来。一个男孩子,这么伤心,一定遇到什么难事了。姚同学抽泣了好一会,终于鼓起勇气似的说:“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回家帮爷爷奶奶干活。”闫老师吃了一惊,赶忙安慰他,在他哽咽的陈述中,她了解到:姚同学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改嫁,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现在爷爷奶奶渐渐老了,农活干不动了,现在正值秋忙时节,庄稼还大部分没收起来,爷爷奶奶唉声叹气,他也着急了。她听着孩子的叙述,心头略过丝丝苦涩。她知道,夹山是山区,贫困人家挺多,中途辍学的也不少。她拉过孩子的手,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说:“别着急,老师给你想办法,庄稼要收,学也要上!”她想:苦口婆心的劝说,远远不如去解决实际问题。她在班级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主题是“乐于助人”,号召班级同学一起帮助姚同学,利用下午放学后和周日的时间,去帮助姚同学完成秋收,并且,她强调,如果要参加,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和支持。最后有二十多位同学积极参加。她带领着这二十多位同学,浩浩荡荡地来到姚同学家的田地里,分好工便撸起袖子先干起来。爷爷奶奶满脸的惊愕,再满脸的欢喜和满心的感激,对她说:“老师啊!你看,这叫我们说什么好呢,真是太感激你们了!”她擦擦额头上的汗水,说:“爷爷奶奶,这里没有老师,我们都是您的孩子,有活儿我们一起干,您就让姚同学继续上学吧。”“哎!哎!”爷爷用粗糙的手掌擦去眼角纵横的泪水,“让他上!让他上!有你这样的好老师,一定让他上!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他继续上!”她笑了,带着开心与释然;姚同学也笑了,带着温暖与感动;同学们都笑了,带着那浓浓的友爱。闫老师用真诚朴实的“爱”,挽救了一个孩子的前途,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后来,姚同学顺利考上了高中,又考上了师范学校,现在也是一名教师。闫老师相信,他一定也会把爱看作教育的灵魂,把教育之爱传递下去。
1995年,闫老师调至欢墩中学。欢墩,也是赣榆西部小镇,西临山东临沭县。这次,她没有了上次的那种失落,她觉得只要心中有爱,哪里都是她做好教育工作的天地。她又无怨无悔地投身到新的教育教学中。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春风化雨,她用这份“灵魂之爱”陪伴着孩子成长,教育他们成才。她珍藏着许多同学的来信,其中有一封是陈同学的,信里,陈同学非常感谢她对他的帮助和鼓励,才使他没有消沉,继续努力,取得好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记得那是初三第一学期,陈同学出了车祸,腿部骨折,住院期间,他懊恼、焦虑、暴躁。她自己花钱买了营养品,带着班长和团支书去看他。她没有给他讲人生要坚强之类的大道理,只是跟他聊天,给他讲班级的趣事,跟他说同学们都希望他早日康复回到班级一起学习、玩耍。陈同学渐渐平静下来。她说:“学习的事情,你不要担心,你先注意休养身体,等你身体状况允许了,可以先在家自学,同时把不明白的问题整理好,我每一天或者每两天带着我们班这一科成绩最好的同学来你家给你补课,解决问题,语文这一科由我亲自给你补习。”听到这里,陈同学两眼含泪,声音颤抖地说:“老师......。”她温和地笑着,这才说:“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磨难,磨难不可怕,关键是怎么面对磨难,你说是吧?”听到这里,陈同学陷入沉思,慢慢地,他的眼睛清澈了,目光坚定了,他郑重地点点头,说:“老师,我懂了!”她带着微笑,也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也郑重地点点头。闫老师就是这样,没有豪言壮语,就是用她那温和的声音、平凡的话语,春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化解学生的忧愁,激发学生的热情。陈同学由此也换了个人似的,不再烦躁,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刻苦努力,中考时考上了理想高中。
闫老师家访2001年,闫老师调到了城头高级中学,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了这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师,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她清醒地认识到,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与初中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要认真研究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论和规律,把握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于是她开始钻研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各种文件,汲取理论营养,更深入钻研高中课程标准及各种教学理论,并且积极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语文教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喂、学生吃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她一直这样努力着,渐渐地,语文课上得驾轻就熟,如鱼得水。2010年,她开设区级公开课《季氏经发颛臾》,学生自主研读,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课堂上,她给出学习目标和研读方向,然后就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们时而皱眉沉思,时而讨论交流,她则穿梭于个学习小组之间,偶尔给予点拨,然后再集中各小组的意见进行组间讨论。同学们的研究热情被激发起来了,他们热烈地讨论甚至争论着,她则不露痕迹地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正确的方向,进而再引领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找到规律,学生恍然大悟了,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原来我也可以找到那“抽象深奥的规律”啊!我还是挺厉害的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公开课结束后,听课教师跟她说:“听课过程中,还真是替你捏一把汗呢,就是担心‘课堂乱哄哄,效果很稀松’,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真不错!”学生也跟她说:“老师,这节课上得真痛快,我把我的想法都说出来了。以前上课回答问题,就怕说错了丢人,怕老师看不起,你不一样,你鼓励我们说,哪怕是说错了,你也不打击我们,而是鼓励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真想以后的课都这样上!”

闫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那片田地,默默地提升着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把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熔铸到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熔铸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批改作业、每一次与学生谈心中去,就这样坚持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03、2005年获得赣榆县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竞赛高中组二等奖,从2010到现在的十多年间,多次获得“苏教国际杯”“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等赛事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9、2012、2014、2019、2022年多次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个人、赣榆县(区)教学先进个人,2019年市级课堂《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研究》结题,这也是她多年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念的结晶。
30年来,闫老师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赣榆西部乡村这块清贫但美丽的土地上,挥洒在她热爱的课堂和孩子身上。她没有振臂高呼,没有豪言壮语,她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把她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化作润心的春雨,浇灌教育的根,浸润孩子的心。她期盼,把自己的青春,化作教育的硕果,变成孩子的未来。如果真是这样,她此生足矣。很显然,她做到了,她应该满足了,但是,她还不满足,她说,孩子们的成长一直需要春雨的滋润,她要为孩子们的未来洒尽最后一个雨滴。

排版:闫译之审核:樊民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4 14:12 , Processed in 0.1746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