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连云港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在新海高级中学举行“跨学科融合”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连云港中专陈冰教授、大庆路小学黄业举老师、我校杨小华老师率市三大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出席活动。我校顾爱军校长、市科协褚士明副主席、项目主管徐莎莎、张婷等领导出席活动。 ![]() 本次活动围绕跨学科融合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室主持人分别就“项目融合”、“专业融合”、“跨学科融合”作交流,充分用科技创新助力学生发展。市科协项目主管详细介绍了连云港市科技创新大赛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流程。市科协褚主席对我校科技创新成绩给予肯定,强调各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活跃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顾爱军校长介绍了我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强调我校特别注重高科技与高质量教育的融合,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课程建设,通过科技节、科技社团、校本课程等方式,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顾爱军校长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多方联动,新海高级中学会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的人力、平台、硬件等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科技教师队伍,将科技创新能力纳入育人体系,用科技创新带动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 近年来,随着科技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新海高级中学在学生科技创新发展及各类“科创”赛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仅2020年就完成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5项,获省奖12项,新华网连续报道我校科技成果;为北大、厦大等著名高校输送了徐艺轩、杨青等一大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秀人才;主办全市科技教育研讨会,示范、引领、辐射周边地区,有力推动了港城科学教育的开展。在刚刚结束的第31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荣获“江苏省十佳科技创新学校”、“江苏省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奖学校”荣誉称号,这是新海高中获得“2020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以来,获得的又一科技教育领域的殊荣。 ![]() ![]() ![]() 不断提升新海学子的人文及科学素养是新海高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重要途径,新海人通过践行科教育人使命,以科辅德、以科益智、以科促劳,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步形成了“科普项目综合化”、“科普活动课程化”、“科普教育进阶化”、“科普资源社会化”的新海方案,为科教兴国战略贡献了新海力量。 ![]() ![]() ![]() 供稿 | 张苗苗 编辑 | 朱芷欣 审核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