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2021年11月23日下午,新海高级中学在体艺馆第二报告厅举办以“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为主题的青年班主任沙龙。本次沙龙由学工部于婕主任主持,经验丰富的“老班”王永泳老师以及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李凤珍老师作为嘉宾出席,共同为青年班主任答疑解惑。 ![]() 在互动讨论过程中,青年班主任们就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辅导、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的困惑相互交流。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教育智慧,针对实际教育案例呈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如通过设置“蹦一蹦够得到”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把控课堂内外的动态标准设置适度的班级管理策略,通过具化学生闪光点建立与学生的情感联系等。 ![]() ![]() ![]() ![]() 于婕主任在活动中强调,我们的班主任是有温度、有高度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智慧和艺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更要相信“相信”的力量,陪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鼓励青年班主任们就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教育案例进行线上探讨,在“头脑风暴”的交流中找到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助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曾有过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彷徨的时候,交流、探讨可以更好地让教育方法、教育情怀和育人智慧在不知不觉间相互启发、彼此融合。活动结束后,青年班主任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意犹未尽。通过这样的平台,相信每一位青年班主任都能更好地奔向属于自己的教育新天地。 一起来看看青年班主任们的奇思妙想 ~ 任彦臻老师 ![]()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青年班主任沙龙。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还不是很透彻,还是需要各位有经验的“老班”为我解疑答惑。今天的青年班主任沙龙,于婕主任、王永泳老师、李凤珍老师的话语好像瞬间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从中感受到了管理的艺术。 通过于婕主任的分享,我知道班会课不是“一言堂”,也不是“独角戏”。以前的班会课让我很没成就感,我觉得我把班会开成了教育会,学生在一次次教育中,并没有把规矩记在心里,更没有成长,甚至还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次我了解到原来班会课也可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可以小组合作和讨论,更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记在心中。 通过王永泳老师的分享,我知道了班主任应该练就“偷懒的艺术”,这种“偷懒”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善于观察,总控全局,但不去过多干涉,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班干部“以‘法’治班”,学生“自主管理”,进而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 李凤珍老师作为学校中最特殊的“班主任”,她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解答了疑惑。李凤珍老师告诉我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但是欣赏赞扬不能过于“泛化”,表扬时要落到实处和具体细节,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 黄金龙老师 ![]() 青年班主任沙龙让我感受颇丰。 王永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当班主任时候的心得和经验,让我感受到作为青年班主任,要以慈母的形象走进学生内心,多与学生交流,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让学生信赖我们。也要以严父的形象,树立规矩。王老师的分享让我学会了如何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度。 李凤珍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有耐心,要多鼓励,给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帮助他们寻找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交流,走入他们的内心。 于婕主任的总结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对于学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让学生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他们未来可以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我们老师也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我们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可能,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引领孩子们遇见美好。 郭莹老师 ![]() 第一次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心中难免会有很多的困惑,我也是选出了一个最想问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班主任要如何调动?王老师说要研究到位,并给学生安排特别明确的任务。其次,让孩子定一个摸得到的目标,并且要寻找孩子身上的亮点。最后,王老师说要让孩子往长远看,很多人都是默默努力最后考出了满意的分数,因为努力才会进步。 于慧老师 ![]() 此次青年班主任沙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交流与学习平台,前辈老师的指导使我们获益匪浅。班主任工作无疑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也许班级管理的路还很长,期间也会充满艰辛,但我们应坚守初心,相信“相信”的力量,以爱心浇灌,让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都能在阳光里绚丽绽放! 刘硕老师 ![]() 前辈们对于所有提出的问题都能给出巧妙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记忆深刻。前辈们建议青年班主任牢记教育使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勤奋和智慧去化解工作中的难题。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一次次充满智慧的巧妙应对,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是有温度的,是讲求艺术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缩小与孩子的距离感,方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供稿 | 马莹欣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陈继敏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