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熠熠“新”光,灼灼其华 —— 新海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汇报课(一)

2021-12-10 10:24|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594| 评论: 0

摘要: 青年教师是教育梦想的追逐者,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为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新海高级中学搭建了“青蓝工程”,重在以老带新,以 ...



青年教师是教育梦想的追逐者,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

为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新海高级中学搭建了“青蓝工程”,重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而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2021年12月,新海高级中学正式迎来42名“青蓝工程”教师的学期汇报课。从教师成长需求出发,整个活动分为论坛、检查、启动、展示、总结五个阶段。

秉初心、话规划、笃远行 —— 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暨汇报课启动仪式



11月25日,新海高级中学举行以“秉初心、话规划、笃远行”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论坛。

优秀青年教师代表陈壮老师以“以蓝之深邃,成就青之绚丽”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成长故事与心得。她认为青年教师有理想、有热情,但是偶尔会缺乏一盏指路明灯,“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青年教师在师父的指导和带领下,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位置转变。希望各位青年教师在“青蓝工程”的平台上不断提高自我要求,实现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部吕高见副主任给青年教师介绍了教师职称评定申报条件,并对《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参考表》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导青年教师们从自身特点出发,博采众长,在教学实践中多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从职业发展、专业方面、学科建设等方面制定生涯规划,争取尽快成长为新海园的学者型教师。



最后,教师发展部张苗苗主任和42位青年教师分享了教师职业成长的经历与经验,她从“在探索中前行”“在研磨中实现”“在困惑中求知”三个主题,鼓励青年教师要目标清晰、不断积累经验,抓住机会、敢于挑战自己,创新课堂、建立专业自信,并对青年教师汇报课提出了“创新”“活力”“效益”“美学”四个要求,完成一节体现新海园课堂范式的“深学高效”的高质量的汇报课。





会上,张伟老师还宣读了中期检查优秀青年教师名单,希望青年教师多勤奋好问、多听课、多思考、多读书,期盼师徒双方教学相长,更期盼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年教师中期检查


成功无捷径,功夫在平常。

青年教师成长规划是一个工程体系,为了实现对青年教师有效培养,学校还重点关注对青年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和评价,中期检查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通过促进青年教师积极听课、认真备课,指导教师主动指导、准确点评,青年教师自省自查、总结反思,促进教学技能的快速提升。

让我们一起看看青年教师的“优秀作业”吧。


(依次为:韩沐恩  解文君  刘硕  郑昕  荣欣淼  于慧)

汇报课正式开启



22天日程,

11个学科,

42位青年教师,

奋进后浪,一展风采,

全力交付,未来可期!


新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

正式拉开帷幕

上一周我们迎来了

六位青年教师的展示

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云听课”吧


01 高二地理 于增金

《洋流及其影响》


设计思路:在对教材与课标的分析后,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洋流的相关定义,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并总结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归纳其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落实在洋流分布图中,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思想:用日本核辐射泄露事件引入本课,根据课标的要求,采用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导图,学生读图、画图、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角度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最终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

02 高二生物 王家琪

《种群密度》


设计思路:《种群密度》其实是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中抽提出来的一节,所以重点很清晰: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过程中的亮点在于两个活动:课前提前带着学生在校园里面实验,标志重捕法的模拟实验,学生课堂上抓取,也是课堂活起来的关键。

教学思想:遵循2017年出版(2020年修订)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中渗入三大目标:1.生命观念:了解种群的概念,体会世界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能单独存在,都必然直接或间接的与其它个体产生联系;2.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学会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3.社会责任:可以用种群密度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未生活创造新便利。

03 高三政治 林波

《文化创新》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高三复习课,学生自主完成学案。课堂上,首先把握本课主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以此系统地掌握全课内容,从中总结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问题,教材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一是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二是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三是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在指导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容易弄混的点,结合讲义中的对应题目加强学生的知识印象。

教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04 高三语文 孙建国

《小说阅读教学》


设计思路:本节课致力于学生对铺垫、悬念、伏笔三种手法的比较区分。首先通过个性表演吸引课堂兴趣;随后以成果展示体现自学效果;再通过情景讨论,增强学生的问题与探究意识;最后实战演练,检验、巩固学生的知识获取。

教学思想: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课堂必须是人人都能参与的课堂;③必须高度重视必备知识的获取与关键能力的培养

05 高二物理 樊博文

《光的偏振  激光》


设计思路:本节主要阐述了光的偏振现象,以及光的偏振在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的应用。偏振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所以先从绳波入手,再类比介绍光波。课堂中分组实验和做一做环节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偏振现象。

教学思想: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动手实验,基于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此外,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加了趣味性、应用性,开阔了学生视野。

06 高一数学 黄金龙 

《任意角》


设计思路:这节课的定位不是让学生学会“任意角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对“任意角进行刻画”,把学生不认识角的(实例)给他们,将其当做现象去观察、分析,最后生成了新知识、新模式,这就是基于现象的教学,如果是基于知识教学,则有相反的顺序,它会把新知识给学生,再让学生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直至(希望)综合创新。对知识进行探究,收获的是知识;对现象进行探究,收获的是对世界的认识,现象教学也收获知识,但那仅是副产品,“主产品”是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知识容易忘记,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很难忘记,后者才构成人的内在素养,才是教育应该给予学生的。爱因斯坦,米山国藏和怀特海分别说过几乎同样相同的一句话:“教育就是当你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记以后还剩下的部分”,现象教学比知识教学能“剩下”更多的东西。

教学思想:记住知识,算不得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应对真实世界的能力。“三个会”: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宾语都是“世界”,但是我们只能看到“现象”,世界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于是现象就是我们可以研究的最实在的东西,现象教学的立足点就在这里。现象的数学化,触及数学本质,有利于提升人的数学素养,选择适合学生的“现象”就是老师必备的业务素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5 02:37 , Processed in 0.0787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