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日下午,少年班的小同学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儿童节。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田间,带着上节劳动课程学习到的农耕知识,一起亲身体验农耕的乐趣。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潘诒红老师做了“战前动员”后,同学们齐诵《悯农•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劳作中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意,会更加深刻。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爱惜粮食的意义,都在潜移默化中刻在了心间。 ![]() ![]() 上节劳动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除草、植苗、浇水、施肥等相关的农耕知识,了解了中国的农耕历史、农耕劳动的意义、农耕劳动的内容以及工具的使用和安全事项。这节课上,杨川老师把各类农耕器具分发到同学们的手中,并亲自演示了不同器具的使用技巧。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与土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 ![]() ![]() 手持铁锹、铁钗和锄头,小同学们干劲十足,顶着烈日,在挥汗如雨中,却有一种淋漓尽致的自信与潇洒。除草、翻土、平整土地,田间散发的泥土芬芳,嗅入鼻中,传入心底,让脸颊上流出的汗水都带着香甜的气息。也许,这就是劳动者的快乐之源,这就是“劳动美”最真实的写照。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月亮虽还未曾升起,但日落红霞,同学们在晚照的斜阳中,荷锄归来,言笑宴宴,真正是“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农耕劳作虽然告一段落,但每一位同学的眼中,都藏着对收获的憧憬,所有的“美”都定格在新海夏日的这个傍晚。 根据季节时令的不同,接下来的劳动课程,学校还将安排整地、作畦、选种、播种、栽苗等传统农业体验活动,也将跟随社会实践校外辅导员市农科院惠林冲老师一起走进现代农业科研育种科普基地,感受现代农业育种中的科技魅力。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劳动体验。 供稿 | 学工部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陈继敏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