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第06版刊登李震教授文章《给语文一个“生命化”的基地》,文章从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语文教学环境、突出语文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形成学生语言文字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构建教师团队发展的专业平台六个维度阐述了“生命化语文”课程基地的建设愿景和样态,将环境、资源、课程、生成与人的发展紧紧融为一体。 ![]() 11月3日第08版又刊一篇《生命化语文观的教学追求》,文章以个人40年语文教学为背景,总结“生命化语文”独特的教学追求:坚持“文本性”的语文观、抓住汉字表意的特质教学、以整体性意义建构学习为基础、课堂需要以言语体验为中心、课堂需要体现民主与合作、回归生活世界。强调以语文化育生命,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 ![]() ![]() 点击展开 ![]() 供稿 | 教师发展部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