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1 16:36|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566| 评论: 0
![]() ![]() ![]() 2022年7月,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新海学子披荆斩棘、奋勇拼搏,共有19人荣获国家级奖项,36人获得江苏省赛区省一等奖。获奖人数和比例在全市均名列前茅。其中高一年级王润林,高二年级张蓝戈、李通旺、薛彦清、马誉宸、戴上然、陈正7位同学荣获国家级二等奖;高一年级张静怡、陈万哲、赵紫郡、陈志远,高二年级陈彦均、陈怡静、李雨轩、王鹏越、于越、颜子博、盛浩淇、王灿12位同学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在此,也向参与本次竞赛的辅导老师邱莉萍、李志远、窦勇兵、张稳、孟大伟、孟雪、周燕、张红梅、朱万虹等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比赛和往年不同,受到疫情影响,组委会要求学生提前到达比赛现场,进行为期5天的隔离。本次竞赛的带队教师邱莉萍、李志远、张红梅、周燕全程陪赛,做好学生比赛期间的保障工作。 面对疫情和高温,师生在准备比赛规程内的知识能力要求之外,在身体和心理上又多了一重考验。隔离期间,老师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选手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每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就餐,一起测核酸,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督促指导学生在宾馆房间里学习,为情绪波动的学生送去贴心安慰,陪伴感冒不适的同学寻医问诊…… ![]() ![]() ![]() 在老师的关怀指导下,参赛学生在比赛期间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克服重重困难, 取得优异成绩。 回顾比赛,同学们说: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督促鼓励下,我才坚持到胜利!” ![]() 我校生物教研组现有教师26人,生物奥赛高级教练员6人,市教学名师3人,市教学标兵6人,市教学骨干2人,市教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7人;1人次获得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人次获得省级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8人次获得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2人次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我校生物课程基地作为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坚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校本课程特色丰富”的课程设置原则,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开齐开足生物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开设了“生命探索”和“生命之光”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生物组积极探索高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方法,将工作室创建、学科奥赛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推进学校高位发展。此次参赛经历也是同学们一次难得的历练,一次成长的助推剂,将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的高中生活中更加努力奋进,实现更璀璨的科学梦想! ![]() ![]() 国二获奖学生竞赛感言 ![]() ![]() 张蓝戈 在众多学科当中,生物学与生命的关联最为紧密。而这,也是它最大的魅力。 参加生物奥赛,取得的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生物奥赛培训中,我们学习微不足道的蓝细菌如何让地球发生巨变,学习最微小的分子如何支撑起自然最瑰丽的造物,学习生物如何挣扎着走过从海洋到陆地的漫漫征途…… 无论是舌颌骨的变迁,还是胚胎发育时震撼人心的重演,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与周遭万物千丝万缕的关联;无论是蝴蝶执拗地飞越大洋,还是植物不屈地拔节生长,都能让我们惊叹于生命奇伟而磅礴的力量。 在生物奥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镇江之行,我们每天步行数公里进行核酸检测,还要适应水土不服引起的腹泻……但我们还有沿途的风景和心中的热爱。老师们孜孜不倦地为我们解疑释惑,不辞辛劳地帮助我们查找学习资料,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默默地支持着我们一路前行。 汪曾祺有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生物学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对一草一木的热爱,对一花一鸟的钟情。在未来,这份热爱也将会支撑我们继续迈向生物学的殿堂。 ![]() 王润林 理想与热爱如同一道刺破黑暗的光芒,它帮助平凡,跨越障碍。 2022年七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取得了国二的成绩。得知成绩时,实是惊大于喜,如今细细回味,也自有一番感悟。 回顾心路历程,兴趣是参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理科中,生物也许是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点并不总是死板地蹲在书里,而是不时跃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想到书上白底黑字叙说着的可能正在我周围甚至体内发生,常常使我停不下翻书的手。现在想来,当时一遍遍翻过的知识点,对于基础较单薄的高一考生来说,也许才是最对症的良药。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提升自我,也祝愿我校的生物竞赛教学越办越好! ![]() 李通旺 “6.30号放假,7.2号生物竞赛辅导”,我的班主任说过:“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这才是我们奥赛班的同学。”怀着必胜的信念,我毅然地踏上了竞赛之路。从宏观世界的各种动物植物,到微观世界的微小细胞;从研究生物行为活动的行为学,到研究整体自然环境的生态学……每一节课都充满了新的知识,听到入神时,一节课的时间就已悄然溜走。十几天的学习,我认识到生命科学这样一门广博的学科,我学会用一种更加精彩的角度去观察这个大千世界。 在我看来,生物竞赛考验我的不仅仅是生物知识,更考验我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参加竞赛,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舍友——周政庭,他的内卷之力成功地将我带动了起来,让我充分地利用了自由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做题经验的积累。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少不了老师们的支持,安排课程 、认真教学、安排核酸、买饭……老师们的帮助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准备中。 总而言之,竞赛不仅仅是知识竞赛,它更是对自身能力的全面考察;竞赛不是单打独斗,它是每个团队成员的合作;竞赛不仅仅是学习,它更像是生活,与知识的生活,与人的生活。 ![]() 薛彦青 今年的参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由于疫情影响,原本计划中的集中竞赛辅导被迫中止,后又转为线上学习,耗费了不少的光阴,使本就不充裕的竞赛准备时间愈发紧张。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二学生,我的课业负担同样不轻。我只能尽量挤出时间研究竞赛内容,在学业与竞赛之间寻找平衡点。 终于,期末考试结束,我们得以暂时摆脱课业负担,全身心投入到竞赛的准备中。而此时距竞赛的时间已不足一月了。于是,我们完全进入竞赛准备中,如干燥的海绵般汲取着知识,为迫在眉睫的竞赛准备着。这期间,由于连云港本地的疫情,我们曾一度陷入可能无法参赛的窘境中。为以防万一,我们提前来到了镇江,在酒店中进行着封闭式管理,静待踏上考场之时的到来。 总体而言,参赛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我们非常感谢老师,感谢他们的解疑释惑与尽心安排,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大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也要感谢自己,天道酬勤,努力终有回报! ![]() 马誉宸 首先是竞赛要趁早,最好高一开学就开始。然后重点说说保持对生物的热情。这就需要插点有思维量的东西。 1.强烈推荐MIT(麻省理工)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比国内课程好得多,主要是逻辑畅通,而且富含生物学思想(国内课程重知识全面,但平均用力,找不出清晰的逻辑链,提炼不出对生物史有影响力的思想)。 2.四川大学的细胞生物学也值得一听,尤其是邹方东,王进喜教授部分,讲解透彻,关联前后,似乎真有细胞生物学本质的东西。 3.动物行为学,虽然考题不难,但体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思想,博弈论,进化稳定策略,哈密顿定律(亲缘选择理论)(似乎让我理解了进化论的奥妙)。 4.动物生理学,竞赛最难部分,极具思维力度,同时考验记忆力与思维能力。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