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五月领读者|徐希婷 •《文城》• 柴米油盐皆是诗

2023-5-6 08:11|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252| 评论: 0

摘要: 2023“共阅 · 新海领读者” 计划传播阅读理念,分享阅读感悟树立阅读榜样,推荐阅读书单打造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文化品牌我们正式推出“共阅·新海领读者”计划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 ...



2023

“共阅 · 新海领读者” 计划

 传播阅读理念,分享阅读感悟

树立阅读榜样,推荐阅读书单

打造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文化品牌

我们正式推出

“共阅·新海领读者”计划

 

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

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来参与我们,一起共读吧



五月领读者:青年教师徐希婷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01  柴米油盐皆是诗

余华谈及文学的力量,认为我们总可以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而我认为,文学之所以有魅力有力量,便在于文学是对生活的抚慰。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知世界的宽广,生命的厚度,忽而发现,其实生活中柴米油盐皆是诗。


02  他穷尽一生所追寻的已不再是一份单纯的爱恨,而是一份信念,一种信仰。

《文城》是余华的最新作品,讲述了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北方青年林祥福与南来女子纪小美相遇、相爱的故事,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儿后突然离开,再无音讯,林祥福背着女儿一路南下,开始了寻找“文城”之路。然而,文城并不存在,不过是小美编造出来的地名,林祥福因一人,寻一城,穷极一生也寻不到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以及日思夜想的小美。

我常常在想寻找的意义究竟为何?或许“寻找”已成为一种信念。他支撑着林祥福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不曾迷失自己。


03  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

林祥福是继《兄弟》里的宋凡平之后,余华塑造的又一个“完美”的男子,甚至比宋凡平更为耀眼。他踏实、温和、上进,就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他的一生都在寻找,但无论何时,都没有放弃过生活,而且靠着自己的木工手艺,活得很精彩。低谷时的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化悲愤为力量,他想到母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纵有万贯家产在手,不如有一薄技在身”。于是他顿悟:人生在世祸福难测,有一门技艺在身能够逢凶化吉,技艺是怎么也不会败落的。

一技之长,是安身立命时最大的底气,也是行走江湖最好的安全感。


04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林祥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在田家父亲被冰雹砸死后,林祥福亲自为他做棺材,帮忙料理后事。林祥福在溪镇安家后给田大去了封信,田大竟走破四双草鞋,衣衫褴褛地来到溪镇,只为看看林祥福,把这几年的租金一分不少地交给林祥福。林祥福去世前,给田大寄信让田大带他回家。于是田大拖着病躯,坚持和兄弟几人一起去溪镇,结果病死在路上,田氏兄弟继续完成了将田大和林祥福一起带回家的承诺。

可见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在经历轮回,你所有的付出,最终都会回报,你所有的善良,最后都有回响。


05  阅读花絮

一次阅读课上,高二5班王奕涵同学及他所在的小组和同学们分享了余华的《文城》。图文并茂地向我们介绍了余华以及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但“口口相传”自然不如“躬身实践”,一些细节处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

高二5班 王奕涵

林祥福背着女儿林百家由北向南,四处寻访,最终扎根溪镇。但溪镇到底是不是他即使抛家舍业也要寻找的文城,林祥福至死也没有得到答案。从林祥福的一生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林祥福心目中遥远的“文城”,就像我们苦苦找寻的“梦想”。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他从未放弃过。我们也应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即使前方荆棘遍野,山高水长。人生的意义便于追寻中显现。


高二5班 成旺

不敢相信主人公林祥福竟然没有“主角光环”!余华仅仅用两个段落就交代了林祥福的死,在他的遗体被拖回家时,我心里迫切期待余华能给读者一个反转……

他的一生使我感动,他的死亡又令我悲痛。对待生活,他勤勤恳恳,努力经营;对待妻子,他苦苦寻觅,至死方休;对待女儿,他百般呵护,柔软细腻。他是一个勤劳踏实的北方大汉,一个认真坚定的丈夫,一个温文尔雅的父亲。


高二10班 姜彦如

作为一个作家,余华先生不向“从来如此”妥协,他打破人们对作家的固有偏见,选择让作品回归真实和自然,他对生活中的朴素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用简单和平淡的文字,让一切抽象复杂都趋于真实具体。我想,伟大的作品也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藻,就像余华先生的作品从未有过因日常而失去重量。


高二5班 丁奕文

隐忍,是余华笔下男主人公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时光变迁中,有在混沌中横行的罪恶,也有在乱离中闪现的良善,既有堕落,也有救赎。时代的倾轧与命运的不公常常缠绕交织,但他们总能继续面对生活。

如果说“生活常常是残酷的”,在余华的笔下,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但余华笔下的人物,很少一蹶不振。比如《活着》中的福贵,《文城》里的林祥福,他们会像抚摸心爱的旧物一样,反刍过往的记忆,审视自己的人生,坚韧淡定。“坚守人生困境时的精神自留地”,这是余华的作品带给我的阅读体验。


领读者推荐


青春五月 • 共读书单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活着》

《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四月秀蔓,五月鸣蜩。

只要改变一点点,

就能一点点改变!

在五月的暖风里阅读,

愿你好事终成。



供稿 | 教师发展部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4 00:32 , Processed in 0.0703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