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采茶歌里春光老,劳动方得夏景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一步弘扬新海精神,赓续劳动传统,让新海学子从小了解家乡,立志服务家乡,建设家乡。5月14日上午,在高一年级颜冬生主任的带领下,新海高级中学高一年级39位学生代表前往连云港市花果山茶林公司大库生产队进行“茶艺实训”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茶山碧波起伏,茶树尽情吐绿,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高一的同学们化身茶农,拿着小篮,置身于碧绿的茶海之中,听植物与风声、鸟儿的窃窃私语,清风拂过茶垅送来阵阵茶香,染得一身清香,让课堂行走在路上, 让学生感受茶之中国文化,传承千年,历久弥香,让学生感受劳动之美,共享劳动之乐。 同学们在两位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茶树生长的知识,茶叶采摘的技巧,穿梭在茶树间,将一粒粒稚嫩的芽尖落入篮中,细细领略品味这茶香的初夏,于充满茶树清香的花果山,开启一场浪漫的夏日约会。 ![]() ![]() ![]() ![]() ![]() ![]() 一杯香茗,万千学问,从现采鲜叶到干茶,全靠一双手控制数百年的炒茶传统沿袭至今。“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从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青、蒸压形成完整的茶品,每一片茶叶上雕刻上泥土与岁月的芬芳,每一步都是精髓,每一步都是酝酿。同学们带着新采的茶叶,来到工坊,了解学习传统制茶的方法、探秘制茶设备及流程,看着师傅们娴熟的技巧,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地聆听师傅们的讲解,从山野到杯盏,热气升腾中的茶叶在一沉一浮间,将碧绿青山化作这一口甘润,体验真正的“东方仪式感”,亦是属于你的限定滋味。在师傅的协助下,同学们化身为“炒茶大师”,体验炒茶之妙。 ![]() ![]() ![]() ![]() 一次劳动,一次教育,一次成长,但劳动教育并不止于此。我校积极探索具有新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努力将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厚植在新海人的心中,以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相信新海人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心得体会 采茶歌里春光老,空山道中夏日长 高一(3)班 周齐 那个短暂而欢愉的上午,我窥见太阳推移,目送时间掠过。茶,山间,阳光,喧闹而熙攘的人群,烟雾蒸腾出茶香的小屋,一切的一切在光影交错间滞留,变换,错落。 指尖轻挑,一捻一折,幼嫩的茶尖便落入手心。带齿的叶边儿如琉璃般呈半透明状,对着阳光望去,仿若能折射出一片青翠的初夏。 一揉一散,一捧一抖,刚刚采的茶叶在师傅的手中纷纷而下,经炒,揉,翻等工序渐渐有了形。揉制的茶团汁水沾满手掌,尔后迅速下锅。我学着师傅的动作,她温和而低沉的声音,也融进茶锅萦绕的雾气。 茶屋外,我们鸟雀般哄哄而散在这片光影之下。或是前行或是三三两两群聚,纵情享受恣意而慵懒的初夏。老师只是默默地站立,不时为我们拍照留念,沉默而宽厚。 然而闲适的时光不多,纵然留恋不舍,我们总是要离开的,离开这处山间的净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里,不知何时才能再放空心情呢?那远上寒山的茶园,光影交错的小屋......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回头望去,阶梯般的茶园仍然在我身后静静地望着我们,目送一场匆匆的遇见与告别。 我笑了笑。采茶歌里春光老,空山道中夏日长。 供稿 | 高一年级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