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九月领读者|康宇琪 •《海边的卡夫卡》

2023-9-4 16:12|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611| 评论: 0

摘要: 2023“共阅 · 新海领读者” 计划传播阅读理念,分享阅读感悟树立阅读榜样,推荐阅读书单打造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文化品牌我们正式推出“共阅·新海领读者”计划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 ...



2023

“共阅 · 新海领读者” 计划

 传播阅读理念,分享阅读感悟

树立阅读榜样,推荐阅读书单

打造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文化品牌

我们正式推出

“共阅·新海领读者”计划

 

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

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来参与我们,一起共读吧



九月领读者:康宇琪

2023届毕业生,原高三(20)班学生

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

乘书而去,踏梦而归。


01  正视我们为自己构筑的精神壁垒

“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少年田村卡夫卡如是言。这在无形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为对抗生活而在自己周围垒起层层保护套的少年形象。

无独有偶,纵览古今文学史,我们总能在一些耳熟能详之处找到相似的影子——

比如契诃夫笔下辛辣讽刺的别里科夫在自我打造的套子里苟且偷生到生命终点都走不出体制牢笼,

或者是卡夫卡本人在《地洞》中打通地洞并避而不出的小动物,

这其实都浓缩着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生存或多或少的自我保护和逃避本能。

适当的精神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在乱世横流中坚定自己的信念,是田村卡夫卡在父亲冷酷与诅咒下依然怀有一颗愿意同文学和美邂逅的心只身去往甲村图书馆沉潜,也是“身体结构诚然是女性,但意识却彻头彻尾是男性”的大岛,在被世人不解的眼光投射的同时,能够自若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但当这种保护上升到了壁垒的高度,这种与世隔绝的割裂感反而会反噬一个人的精神理性和信念力度,进而吞没一个人作为“人”存活在世上的个体独立性——只是被自己的偏激操控的傀儡罢了。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在两个自以为是的女权主义者来图书馆各种找茬挑衅时,大岛并未困在自己的观念之中失去理智和风度地反击,而是接纳包容对方的价值设定后从容地理论和适当批驳,最终风趣地和平结束争论,也能看到大岛一直在引导田村卡夫卡从逃避的树林里走出,直面现实,成为“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守住自己的精神疆土,同时不使其成为我们的围城,我们才能在冲破世俗成见之壁垒的同时,望见“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图 | 和文中“甲村图书馆”气质相似的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02 个性独立与人性的不完美

村上春树在讲述少年卡夫卡的故事的同时,也描述了一位叫中田聪的老人的奇幻故事。失去记忆且变得智力低下的中田聪成为亲人们的“负担”,靠着政府补贴孤独地生活着。他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大脑是一片无边的虚空,但正是这份游走在社会边缘的状态使他离真实比谁都近——或者说,他就是活出了自我个性的真实。掌握猫语,拥有奇幻的预知未来的能力:不盲目迎合社会的发展节奏,反而给了他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奇异而敏锐的感知力。

这本书里面塑造了许多独特且没有陷入扁平化人设桎梏的角色,比如谈到早年拘泥于完美主义轨迹、象征着近代日本孤芳自赏的知识分子的佐伯女士,我们也不可否认其少女时代和美无欲、“不含杂质”的世界与心灵俨然是优秀文明的化身;终日忙于生计、散漫随意且易不耐烦、没有上进心的青年星野,在遇见“中田老伯”之后逐渐反思并填充自己空空的躯壳,并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现代青年。书中的各色人物,都在独具特色的经历中,成为一个个可感的“人”。

图 | 插画:中田聪和猫交流

03  不同视角的成长之旅

身为本书的主角,田村卡夫卡出走的冒险也是一次少年成长的旅程。离家前“蓄谋已久”的精心准备标示着其逃脱父权话语下禁锢灵魂现状的开端,而逃离到四国后对图书馆的寻找和书籍的热爱也表现了其对于知识渴求从而充盈自我眼界的心理状态。

在此旅程中,大岛、佐伯和“姐姐”樱花等人都为卡夫卡走向成熟提供了引导,而大岛则是其中的最重要一环——从理智回击闯入的偏激女权主义者始,到指引卡夫卡前往“森林”、探索密林深处的奥秘并最终明悟与走出森林“成为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卡夫卡在象征着未知的森林中一步步培养着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勇敢品质,透过精神成长“让人的灵魂与尊严浮现、走向成熟”。

而本书另一位主人公中田,成长的经历便坎坷得多。儿时社会环境的极端和成长引路人的缺位使他在意外之后封闭了自己的灵魂,但从杀死琼尼·沃克、反抗暴力和解救自由灵魂始,他便开启了迟到的成长探索:前往四国,寻找入口石,他成全卡夫卡走进了森林,也在寻找中意识到自己灵肉分离的生存状态并得以进入森林,为年少时被迫废止的探索之路画上首尾圆和的句点。

图 | 书中提到的四国岛高松县景致

04  奇幻世界下的隐喻

在这本书中,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

作者对多重隐喻的灵活使用更增添了故事的意蕴:叫“乌鸦”的少年时不时会对少年卡夫卡进行引导并作出预言,这呼应了在日本语中,乌鸦被认为是可据其叫声占卜吉凶的灵鸟的情境。而同时乌鸦在捷克语被翻译成卡夫卡,这就让两人的联系更加微妙并冥冥中暗示了“乌鸦”是少年卡夫卡心灵的投射;卡夫卡同佐伯相识并由此产生爱恋之情,并最终意识到佐伯为其“母亲”的情节与背景中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巧妙融合,同时巧妙呼应了俄狄浦斯王的恋母情结,展示出人与命运的冲突和荒诞,在戏剧性中拉满作品张力。

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着持续关注和分析力的作家,村上春树也在书中借情节投射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孩童时的中田在二战中经历的“集体昏睡事件”使其“灵魂和身体分离”,这种暴力和战争的外在力量使中田“不成为真正的人,而成为暴力的工具与受害者。”——其遭遇实质上就是现代人分裂的生存状态的展示。

图 | 俄狄浦斯王

05  文字撷取,阅读分享:

  • 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

  • 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不管怎么说,命运是在自己手里的。

  • 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

  • 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 命运就像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 不错,人人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同众人的联系,彻底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应该深深挖洞。只要一个劲儿地往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一味沉浸于孤独之中用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


领读者推荐



《魔山》

小说以一个高山肺病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身为“社会的寄生虫”的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这个疗养院中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而通过大学生汉斯从偶然拜访并沉陷其中无法自拔,到七年后因世界大战毅然觉醒、奔赴前线的经历展示,于揭露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的同时,启示我们,“或许我们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感到生命的损耗,因此需要上山,远离尘世,在孤独中寻求抚慰。然而最终每个人都要下山,这近乎命运。‘我们终将下山’。”


《偷书贼》

这是一本关于人性、残酷与温暖并存的书——澳大利亚作家马克斯·苏萨克使用别具一格的第一人称的死亡视角,用死神的口吻来描述故事:失去了双亲的女孩莉赛尔在二战的战火中以小心谨慎的“偷书”方式沉溺在文字编织出的世界中,熬过了现实的苦难,也为周围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带来了生存的慰藉与力量。如果希特勒用文字制造出一重又一重的苦难,那么莉赛尔则用文字一字一句地去化解苦难。亦如莉赛尔内心所想,“我希望我发挥了文字的力量”。


《钝感力》

在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所著的《钝感力》中,他独创性地提出了“钝感力”这一概念。亦如其于书中所写,“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钝感力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或许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一种耐力和韧性,把自己过于敏感的棱角分明打磨得稍微圆润抗压一些——当然并不意味着打造至油滑市侩的小人水准——这样我们会更加容易体察和感受到我们身边的幸福。


在新的起点上眺望,

只为望见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只要改变一点点,

就能一点点改变!



供稿 | 教师发展部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陈   娟

审定 | 顾爱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3 11:36 , Processed in 0.9377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