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11日至9月15日,江苏省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宋秀云)第二次集中研修暨新海高中数学学科卓越团队集中研修活动在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顺成楼第二会议室举行。 本次活动以“以课为载体,提升科研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省13大市的15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与新海高中数学学科卓越团队成员。 ![]() ![]() 01 读书分享沐书香 交流碰撞砺初心 一群充满教育热忱、不懈追求学术精进的教育工作者,在这个硕果累累的秋日里,共同沉浸在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所著《数学基本思想18讲》的深邃思考中。他们以书为媒,以学为桥,共同探讨数学教育的精髓与真谛。通过精心组织的读书分享会,他们不仅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还相互启发,共同深化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每一次的讨论和分享,都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教学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 ![]() 02 专家领航明方向 精准指导助成长 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百年语文人研究院李震教授和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姚玉琴教授,他们分别就省级教学成果奖和课题申报提供专业的指导。 姚教授在题为《课题选题论证及其申报设计》的报告中,为学员们提供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学术盛宴。她首先深入探讨课题研究的内涵,阐释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导向,随后对课题研究申报整体设计进行细致的剖析。姚教授运用生动的案例,对选题背景挖掘、设计论证构建以及课题申报规范性进行详尽的讲解。她不仅提供申报课题时的思考框架,还传授实际操作的策略和技巧,使学员们在面对课题申报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既有明确的思路,又有系统的操作方法。 ![]() 在江苏省生命化语文课程基地参观中,李震教授引导学员们深入探索语文教育的丰富历史和学术成就。馆内陈列的300多位语文教育史上杰出学者和教师的生平介绍、学术著作和珍贵手稿,为学员们提供一个直观而深刻的学习机会。这些资料不仅展示出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揭示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路径。 ![]() ![]() 参观结束后,李震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概况、特点及申报启示》的精彩讲座。他详细介绍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获奖情况,深入分析获奖成果的特点,并分享申报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策略。这些内容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申报教学成果奖的实用指导,也激励他们在教学和研究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 03 深思笃行展成效 蓄力赋能向未来 学有所思,行有所向。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工作室成员在课题和成果奖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并进行分享汇报。课题和成果奖必须有相应的载体,而载体是来自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室成员进行个人汇报,各小组成员之间又进行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表示:一是继续做好课堂教学,变课堂教学为研究现场,使研究教学成为研究常态;二是围绕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并争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三是尽快地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专业期刊,提升成果的影响力;四是经过一定的积累将研究成果凝练争取申报省成果奖。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04 集体磨课凝智慧 细研深耕共求索 同课异构研讨与展示是本次研修活动的核心环节。课题《函数的概念》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起点,他们提前构思教学方案,自主构建教学流程。在研修活动开始之前,所有学员被分为三个小组,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和组内交流,初步形成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在研修期间,小组成员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不断碰撞思想,对教学设计和流程进行细致的调整和优化。这一过程不仅促进教学思想的深入渗透和有效实施,也为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 05 课堂观察新视角 启迪思维得良方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善良博士在题为《课堂观察:内容、方法与分析》的讲座中,为学员们提供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洞察之旅。他以五个核心议题——“我们会听课吗”、“我们观察什么”、“怎样获取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以及“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激发学员们的反思与自我提升。在讲座中,李博士特别强调课堂观察方法的两个关键环节: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他鼓励学员们不仅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信息,更要善于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去观察和收集信息。他提倡的观察方法,包括从不同角度和切入点对课堂进行细致的分析,如“横切成片”、“旋切成层”、“纵切成线”,这些方法让学员们对课堂的多维度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 ![]() 06 同课异构呈巧思 互学共研促提升 集智共研,助力成长。同课异构是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抽签确定,袁如标、许龙、顾玉石三位老师为大家展示交流本组集体备课的成果。课堂上,老师们结合李善良博士指导的课堂观察方法,仔细聆听,积极获取信息,对课堂的每个环节做了详细的记录。课后,由赵成、徐方两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精准的课例点评。对课堂的众多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设计思路清晰,由比较到反思再到抽象;概念引入自然流畅,由抽象到模型到再辨析。学员们深受启发,对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概念课的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 ![]() 图 | 袁如标 图 | 许龙 ![]() 图 | 顾玉石 ![]() ![]() 图 | 课例点评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顾爱军全程参与听评课,并与学员深入交流,希望老师们立足课堂,以课为抓手,致力于高效深度课堂的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 ![]() ![]() 07 论文写作扬帆起 教研相长破浪行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授、《中学数学月刊》的资深编辑徐稼红,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高中数学教研与论文写作》的精彩讲座。徐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大量论文修改实例,对教育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细致的剖析和指导。他详细讲解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如何进行文献综述、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以及如何得出科学结论。 ![]() ![]() 徐教授还深入探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实验研究、教材研究、基于调查的研究、基于教学反思的研究、解题研究作为教学策略,以及设计研究等,为学员们提供宝贵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思路。在活动现场,徐教授更是亲自为学员们修改论文,鼓励他们成为勇于探索、精于研究的探究型数学教师。 这次研修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启迪,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它旨在帮助教师们提升研究能力,深化对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相信本次活动将为学员们的专业成长和学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读书分享会学习心得一览 鲁彬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