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日下午,江苏省写作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二分论坛于在新海高级中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写作教育教学改革”,主持人为我校校长、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周艳。评议人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姜艳。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来自省内高中的校长、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南师大校报等刊物编辑部编辑,以及部分机关领导、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学者20余人及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会议。 ![]() 图 | 研讨会现场 会议伊始,周艳校长对出席本次学术论坛的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周艳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无疑对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写作教育教学来说,推动人工智能与写作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疑会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贡献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希望与会各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写作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表意见,深入研讨交流与思想碰撞。 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战略意义”这一前沿话题,深入剖析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六个一”的核心观点,即“一种忧虑”“一种脱节”“一种危机”“一种举措”“一种战役”和“一种愿景”,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关于写作教育教学未来发展的新蓝图。通过“六个一”的阐述,周建设教授不仅深刻揭示了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为探索写作教育教学现代化路径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方向和实践指导。 ![]() 图 | 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发言 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柳宏教授着重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写作教学的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在文学创作及知识传递的情感深度与人文韵味方面,人工智能尚无法与人类比肩,但它确实在多个层面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逐步显露出其独有的价值与潜能。 ![]() 图 | 扬州大学柳宏教授发言 随着会议的深入,不同观点相互交织,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吴卫东副主任提出,在某种意义上,人们通过提炼关键词或者把个性化的要求输入AI智能写作平台来创作一些实用性的文本是可行的,但人工智能并不能深度介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更应该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江苏海洋大学王道兴教授提出,“人工智能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拥抱人工智能,而不是被人工智能牵着走。”王道兴教授进一步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推行“读写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作文教学的主题式训练和专题式训练。 会议渐入尾声,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姜艳以其独到的见解,为会议作出了精辟的点评。她强调,写作作为人类独有的表达方式,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融合又错综交织的复杂联系。她概括了三个核心要点:人工智能影响学生阅读方式、人工智能对学生鉴赏能力带来全新考验、人工智能在学生写作应用能力上展现出的实际效用与潜在价值。 ![]() 图 | 扬州大学姜艳教授评议 会议最后,周艳校长做了总结发言,指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教师要能够主动培养自身及学生的AI素养。面对AI技术对于以往教学范式的改变甚至颠覆,需要对教学发展方向做出积极调整,探索开设AI背景下语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探索教、练、考、改、评、管各环节人工智能一体化模式,让教师教得更好,让学生学得更好,推动教育更加公平、开放。积极探索智能教育时代“AI+教师”协同教学的新形态。周艳校长还向与会的代表满怀热情地推介了新海高级中学作为全省首批高品质高中的典范作用,并对江苏省写作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二分论坛在新海高级中学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本次会议的学术贡献给予了高度赞誉,并热切期望江苏省写作学会、各高校等单位加强与新海高级中学的交流与合作,携手共创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供稿 | 龚冉冉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陈 娟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