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八一届校友宋学军回到母校,为近400位师生和部分学生家长作了题为“人类‘共情心/同理心’ (Empathy)的社会价值及其脑科学基础”的励志和科普讲座。讲座由校党委书记、校长赵鑫军同志主持。 宋学军教授系中国科学院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宋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美国帕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和疼痛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帕克大学帕克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兼基础研究部主任。 宋教授还兼任中国疼痛研究会和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国际疼痛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疼痛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国际华人麻醉学院常务理事以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英文总编,国际疼痛医学领域最权威学术期刊《PAIN》中文版主编等。 宋教授先后荣获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科院上海分院十大科技青年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国际神经正骨联盟和研究教育基金会最高研究奖Scott Haldeman Award 和The Louis Sportelli NCMIC Award和美国帕克大学校长特别奖等学术荣誉。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际发明专利。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带教的医学生因为杰出的科研成果获得2016年牛津大学“罗德学者”奖学金(113年历史,号称国际大学生研究生的诺贝尔奖,中国学生首次获此殊荣)。 宋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分别从学生、教授、家长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成长、成功进行了解读。他要求同学们既要胸怀梦想,更要超越梦想。他说,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中,不仅要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吃苦精神,更要有“对世界的爱,对人类的爱”的博爱精神,爱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持久的动力。接着他从共情与爱的关系,共情的胸科学基础给同学们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并介绍了自己在疼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国际疼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讲座在阵阵掌声中结束。 报告开始前,赵鑫军校长和卢佰选副校长陪同宋教授参观了校园,并在宋教授认捐桂花树前合影留念。 宋教授还在校友留言簿上写下祝福母校的话语:“衷心祝福母校师生健康快乐、放飞理想”。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