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秦腔余音绕梁,一代传承何人担当?少年人,引领的是整个时代的风尚,少年人的责任感,更应充满豪情,当仁不让。传承经典,少年人,敢为天下先。 可惜这种责任感在少年人中似乎在缺失着。不仅仅是传承,更在诸多细节上,我们难以摆脱“总有人会”。这是一种惰性,一种精神上的惰性。我们在“总有人会”中迷失着,失去了本该属于我们少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那将是何等的悲哀。从“总有人会”到“我会”,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与天堑,只是伸手的距离,只是态度的转变。 我们无一不在目睹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我们在走向便捷,走向先进,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开始接受一些国外的东西,把它们当作潮流,流传了千古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里被渐渐尘封,越来越少的少年人愿意自觉地承担起保护它们的使命。我们只望着前面的路有多远,却看不到后面的根基打得有多艰难。我们的先人用血汗与智慧筑起的文化城墙,在我们的漠视中被风雨侵蚀。一群上个世纪的老者们保护着他们,但是他们又能陪伴它屹立多少年呢?少年人的身影在哪里?总有人会,总有人会。这样麻木着,我们用什么去传承?用四个字吗?如果现在不觉醒,当那些上一辈的学者们倒下时,我们用怎样一波有着民族文化责任感的少年人去前仆后继的补上他们的空缺呢?绝不是“总有人会”。如若从反面去想,“总有人不会”呢?会不会是一种结果呢? 是的,肯定有人会。只是寥寥数星不足以成为一片星空,几棵幼苗不足以成为一片树林。我们需要一个群体的觉醒,一个群体的责任感。们不用大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大而空的口号,我们需要的不是口号,是深入内心的觉知。 其实不必推让,责任不过是一个既定的大小。每个人去承担一点,一脉相传就不是一件难事。我们与传统文化共存共亡,如果没那些文化,中国,将不再是中国。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传承路,任重而道远,少年人,敢为天下先。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