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的第二天,骄阳依然似火,然而挡不住东高学子的研习探索之情。 第四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称为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这样一所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学,是诸多学子心向往之的殿堂,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的优秀人才。 在南信大的风云剧场,我们一百余名师生观赏了该校的精彩宣传片,了解了南信大学工处处长李建、电信院党委书记崔维军介绍的校史校情,聆听了王克亮校长的谆谆教诲,分享了我校优秀毕业生单伟伟的成长心得,倾听了电信院硕士生导师刘向的科普讲座。 第五站 南京市博物院 作为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拥有的珍贵文物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它们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带着这份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与向往之心,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通过这次参观活动,同学们领略了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感受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骄傲感,自己定会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砥砺前行少年时,叱咤青春风云路! 今天我们参观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实验室里我见到了会随着音乐跳舞的机器人,倍感亲切的凸透镜,各种奇奇怪怪的电路设备……都是那么玄妙而令人神往。这些神奇的机器,一定是在深刻学习物理的基础上建成的,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物理梦。 从初二开始,我便与物理相爱相杀。从力学受挫的失落,到战胜力学的欣喜;从探索电学的懵懂,到挑战电学的热血……物理一次又一次地与我作对,有时我输得很惨,却更坚定了攻克物理的梦想。若我的物理能学得这样深,我就将以这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许有人会问:只由一张试卷与几件机器便就发出如此感慨,是否真实?我要这样回答:只有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才会有此深思。唯有如此,你才能不断进取,你才会收获无比的快乐! 2022级强基(1)班陈骏阁 风景伴我一路行。仍记窗外景,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南京高架桥支柱上布满那郁郁葱葱的爬山藤,一眼望去,恰如交织成的纵横交错的天际线,一呼一息间便驶过其间。又走过几所大学间的漫野林绿,古木蔽日,校园内的生机兀地漾出来,弥漫于空气中。 科技伴我一路行。且看那南工大和南信大中都具备的各式仪器,3D打印一个小小的物件,却要耗上5个小时,生活中轻易可见的天气预报,其实也是经过无数演算和讨论才得出的结果。 人文伴我一路行。一路的美食风味印象颇深,南京和淮安以鲜、甜为主,能明显感受的当地的特色。无论是河海,南工大还是南信大,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蕴。河海的时钧、张闻天等风云人物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南信大的吴为山雕塑上动人的神韵值得我们领会,南京博物院中的历史文物中余韵千百年的智慧仍值得我们学习。观史以鉴未来,历史的精髓,我们真的需要去汲取去品味。 情感一路伴我行。国之重“芯”被其他大国牢牢地握在手心里,仅愤慨又有何用?正是青年挺身而起,奋起直追的时刻,我们更要化满腔慨叹为动力,推动祖国发展壮大。 人生路长,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愿我们未来能够寻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属于国家的答案,属于世界的答案。 2022级强基(1)班寇忠江 (三)六月十九日午后,天气燥热,但再难耐的天气也阻不住满心激动,我们来到了憧憬已久的南京博物院。 入门是排排透明展柜,经历过历史洗涤的展品熠熠生辉。其中,最吸引我的有两类——古早生物化石和唐三彩。 一架架高大威猛的大角鹿、长牙象等化石错综而又井然地排列,似眨眼便能生出皮肉奔跑于原始森林中。令人惊叹之余,又心驰神往——那会是一个怎样青葱且富有生机的世界呢? 退出原始森林,唐三彩又将我拽去了盛唐。我闻沙漠途中驼铃阵阵,又见王府院中舞女袅娜;我勾勒女子对镜梳妆之景,又想象“长毋相忘”之情…… 我之前一直难懂为何有人对珍藏残旧的文物那么执着?原来他们想要珍藏的不是文物,而是文物后那段故事或那段情吧! 2022级强基(2)班苏楠 (四)6月19号上午,我们直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先到达风云剧场,大学宣传片《最闪亮的答案》中言:沿着时间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光。听着老师、同学所做的报告,我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美丽的年华。 在炽烈的阳光下,我们来到了艺术家吴为山的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杜甫的雕塑,尽显诗圣的风采。往里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人合一——老子”的雕塑,内部中空,表示虚怀若谷的气魄,刻上道德经的文字彰显老子的独特以及吴为山的鬼斧神工。临近出口的《家破人亡》,记录了南京大屠杀中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被残暴日军折磨杀害的经历。我们务必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 在南信大校训“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实验室。看着充满着人类社会智慧结晶的高级设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身处前沿的研究人员通过探索创新促进国家、社会的进步,我们应秉持正确的理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感谢东海高级中学为我们提供的宝贵机会,我们定会践行“爱国、爱校、自重、自律”的东高校训,向未来进发。 2022级强基(2)班陆冠之 (五)今天,有幸作为东高一份子参与了南京研学之旅。 第一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我们走进了见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吴为山的雕塑,他双手交叉目视前方,祥和的姿态被刻画的惟妙惟肖。往里走,便看到各式各样的雕塑,有头戴巾帽、手持拐杖、身披箬衣的徐霞客,那神态好像即将踏上壮行的征程。 第二站,来到了南京博物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国馆。民国馆位于南京博物院地下三层,一走进这里,仿佛乘坐时光机,一秒就带我们来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古金陵城。穿梭在这样的街道上,火车站、老邮局、照相馆、大剧院等坐落在小街旁,黄包车、老福特、火车头这些时代代表性物件一一呈现在眼前,仿佛自己穿越到那个时代,走在民国时期的街头,感受到满满的年代感和一股怀旧文艺气息。 最后,感谢东高给我们提供的研学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2022级强基(2)班周佳音 千古兴亡,悠悠往事,隐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里。今天,我走进南京博物院,来领略历史的韵致。 沿着幽静的小路,来到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木结构的房屋:红色的油漆,古典的装饰图案。身处其中,我感觉自己回到了古代,我的心也随着历史跳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进入展厅,我先参观了史前文明。在那里,我体会到了原始人民刀耕火种的艰辛和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创造力。使用火,制作工具,饲养家畜,一次次的技术变革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是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游览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是一只三彩骆驼。它的腿劲健有力,作出行走的姿态;双峰隆起,背上还背着各种货物;头高昂着,望向天空长嘶。它像有征服沙漠的万丈豪情,更像在向世界宣扬大唐的强盛! 无论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还是甲骨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贯穿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血脉。我们之所以要牢记历史,是因为历史在我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京博物院,希望下次还能再来。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