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乌鲁木齐学习回来,清明假期就只有一天了,在火车上就听到大家对央视航拍的方式报道大西沟的杏花节给予的如潮好评,使得我对这个陌生的山谷充满了向往之情;虽然离口岸只有80公里左右,可是一打听交通十分不方便,经常是有去的车,没回的车呢。心想着每年野杏花的观赏最佳时间就这两天,这次错过了,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了;怀着从红卡子回来对杏花林的眷念,5815次列车开进口岸的那一刹那,我决定去一探大西沟了。
 机缘巧合,拼车去清水的路上结识了几位驴友,正好可以一路同行。清晨离开口岸,冷空气还带着些许寒意,但随着美好旅程的开始,心情和空气一样,渐渐升温了。
 带队驴友,十分热情,诙谐幽默,他娴熟地挖掘着每一位驴友的热情和才艺,车厢里被越来越热闹的笑声和越来越热烈的掌声填满了。我们从一群在街头擦肩而过也不会驻足的陌生人,渐渐变成了一群共同征服大西沟的队友,温暖的友情在我们中间慢慢地荡漾开来。
 大西沟,我来了。


 延伸的远处雪山的公路旁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牧场,下车后走上公路旁边的围栏,放眼望去一片布满鲜花和牛羊的绿地毯,从这个山丘延绵到下一个,天之大、地之阔,呼吸一口夹杂着花香味的空气,沁人心脾的清新充满全身的血液,走在软绵绵的绿地毯上,看着还不能站稳的小羊羔正在吮吸乳汁,远处的哈萨克牧民策马扬鞭,爽朗的笑声回荡的天地间,我感觉到大西沟神秘的幕布正在被我们缓缓拉看,她正在敞开怀抱迎接我们的到来。
 沿着牧场向上,爬上一个小山丘,拐了一个弯,满目的杏花扑面而来,贴着悬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路,树和树交错着,枝和枝交叉着,花朵儿挤挤挨挨,像一群争芳斗艳的活泼少女,美得自信、美得无所顾忌。悬崖对面是一大片向阳坡,远远望去,一丛丛一簇簇,粉淡至白色的花枝簇成一个个白色的小花苞,像女孩子胸前精美的扣饰,点缀着略显青苍的山间;又像一个饱经沧桑的汉子将娇俏秀丽的女子拥在怀中,粗犷中透着雅致,豪放中充溢着柔情。
 继续沿着上坡的牧场向高处缓慢爬升,不知不觉,远处蓝天、雪山已经和我们高度相近了。俯身向下眺望,山谷里的遍布疏疏密密的杏树,有的矗立在路边,有的从沟底探出头来,沟口、山坡和我们的脚下,粉的、红的、绿的,还有灰灰的土黄色,山的颜色层次分明起来。粉白粉白的是杏花,花里透着点点红色,娇艳地挂在细细的、白嫩嫩的花蕊上。花蒂呈枣红色,围在粉白的花瓣周围,像忠诚的护花使者。旭日初升,山谷间薄雾缭绕,片片杏林在其间若隐若现,而花苞也静静地呼吸着春风,等待着春阳遍洒,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清草香气和杏花的芬芳。




不知疲惫的我们翻过一道山梁,再翻过一道山梁,每一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不同的风景,给人沉醉却是相同的。和煦的春光慢慢地染遍了山谷的每一寸土地,在喷薄的阳光下,薄雾散尽,每一朵花蕾都在轻轻地舒展绽放;继续向上,离山顶越近,看到的天空中的云层在山谷中的形成倒荫也形态各异,阳光能透过的上谷中是一幅春意浓浓的热情,阳光被遮挡的山谷中则是透着几分神秘的忧伤。散落在我们周围的山峰,有的阴,有的阳,俨然是对自然和人生的绝美诠释。再看那那铺满绿毯的山坡上,牛、羊三两成群在点缀着小黄花的绿毯上享受着美餐,骑着马的哈萨克牧民悠闲地散着步,我想没有比这更和谐的美景了。


风景是美丽的,旅程是艰辛的。我开始与自己的身体作战,垂直爬上山头,让我的体能面临很大挑战。于是,我迂回,迂回增加了行路的里程,但心中的目标一直是那片开满鲜花的坡顶,只要最终到达,什么方法显得并不重要了。
 山顶的风吹起了我的衣衫,让我心旷神怡,尽情的躺在布满鲜花的草地上,大口大口的呼吸,那一刻甚至听到了自己的肺泡欢快的扩张声和气体流动发出的“咕咕”声,想想前两天在乌鲁木齐的空气,这样的呼吸真是畅快至极了。


时到正午,随着太阳一点点升起,满山遍野的山坡上都披上金色的霞光,柔软的花瓣在光束中变幻。站在高处会发现,阳光让山坡变得错落有致,每一棵自然生长的杏树,都有着最美的姿态。这些杏树,或抱团簇拥,或独自傲立,无论哪一种,都让我迷醉。


美好的时间总是显得那么短暂,看到不远处压来的黑云,领队说是要下雨了,于是我们在山顶基本没有停留就开始了下山了,一边下山一边拍照,刚充满的手机电也耗尽了,就这样还是觉得没能把所有的美景珍藏是一种遗憾。只想走的慢些,让这一刻的回忆凝结为永恒。回程的山路曲折,崎岖难行,走了近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在下雨前赶到了集合地点;由于一路的匆匆,把自己在雪山溪流中捡到的几块奇石也丢了,回来听队友说,石头收藏是要讲缘分的,带不走是想让你下次再来呢。
 听到这儿,回头再看看大西沟,突然想和它有个约定,和这里的春天里有个约定,相约在下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大西沟的杏花开满山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