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初中大不同。为了帮助2016级高一新生尽快地了解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尽早地融入百年名校海州高级中学的学习与生活,海州高中特邀请优秀的学姐学长为高一新生开设经验分享的讲座,真诚的经验分享让高一新生受益匪浅。以下内容是海州高中2012届毕业生徐瑾的发言稿。 与高一新生分享经验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各位学弟学妹加盟海州高级中学!我也非常感谢母校能够给我这次和大家见面的机会,分享我的高中生活。我叫徐瑾,2012年毕业于海州高级中学。今年六月从山东大学法语系毕业,九月将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院学习法语口译专业。 我想分别跟大家讲讲我的高一、高二和高三生活。我是2009年参加中考,总分725分(当年中考满分790),可能这个成绩对于在座的很多同学来说也不是特别高。在当年可以满足我自由地选择连云港市的任何一所中学,最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海州高级中学。可能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不选本市顶尖中学,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那所中学代表了本市中学教育的最高水平,最高的本科升学率以及所谓的最好的教师和学生。我并不否认以上的说法,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学生的成长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由外在条件所决定的,而是由内因决定的,何况海州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积淀的学校,风韵和内涵不是简单的升学率可以代替的。我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海中的老师虽然不能说是万里挑一,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有经验,有责任心、专业素养高的优秀老师,像周艳教授、周志教授、蔡珍树教授,特级教师陈咏梅、徐进勇等,相信在这些老师悉心关怀下大家不论是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会有明显的进步。我们海中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精彩纷呈。预计今年大家就能搬到新校区学习,崭新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相信也不会让大家失望。
那么现在再回到我高一的生活吧。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进入一个新环境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我个人认为高中和初中不是一个档次了,一进入高中你们就会发现信息量、难度、复杂程度都比初中大很多。初中的很多知识老师只要教给你,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总结学习。但是高中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课后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对各个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要在脑子里形成一个个体系。初中的时候你们可能有些学科还能常常拿到满分,但是在高中想要某一科拿满分的可能性基本上等于你现在发现你的座位底下有一张十块钱人民币。我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也就是说我的数理化成绩不太理想。高一的时候很多考试都不把历史、政治这些偏文的学科算在总成绩内进行排名,所有我的名次也不是特别靠前。当时一度非常失落,因为毕竟入校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年级14名),而现在巨大的成绩落差让人难免有些灰心丧气。当时我在班里担任英语课代表,从初中以来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成绩在高一时期也是表现平平。所以高一的时候可以算是我高中时期最黑暗的日子了。后来一度自暴自弃,想想不学算了,学了也学不好。但是想归想,我还是认真完成老师的任务,课后也认真地做总结。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真的也没什么啦。
新高一的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那恭喜你!可以迅速融入高中的环境,乘势而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慢热的人,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一直坚持一直努力,相信最后会有非常好的结果。 接着我来说说高二吧。说到高二相信大家都很关心文理分科的问题。高一暑假前夕你们就必须面临这样一个选择,班主任会拿给大家一张表格,你可以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我本身就是一个文科属性十分明显的学生,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相对来说强一些,数学,物理上我就是一个渣渣,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文科。所以说高一时你们在学科上暴露的弱点可能也并不是坏事,起码你们可以很准确为自己进行定位,在选择文理分科上可以更果断一些,不用纠结很久。按照惯例我们海中的理科班多一些,文科班少一些。很多同学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可能认为大部分人选理科所以自己也选理科。我们不能片面地说理科好,文科不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说我在高二分班,小高考之后只需要学习语数外和政治历史两门课,成绩就一直维持在班级前三名。大家普遍的想法就是文科光靠死记硬背就可以了,理科才需要动脑子,这都是十分肤浅的看法。学好任何东西都不是仅仅靠死记硬背的,都是需要动脑子归纳、概括、整理、升华。所以这里就是想要告诉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 我从初二的时候就一直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到了大学学习小语种专业,大学毕业后成为翻译。告诉各位学弟学妹,我可不是看了杨幂和黄轩演的《翻译官》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哦。我从初二开始就一直非常注重英语学习。我的英语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习题上的选择题和阅读理解,还有口语和写作。高二的时候我就经常在网上关注一些英语方面相关的竞赛。参加竞赛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提高英语实战水平。作为一名文科生,竞赛本来就特别少,写作比赛的主观因素太强,而且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久的积累;数理化我作为一个渣渣也是不敢碰的,所以我完全可以发挥我的英语口语和写作的优势。大家应该听说过全国“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吧,这个比赛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以及成人。我在高二的时候就参加了这个比赛,并拿了市一等奖,省三等奖。之前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到各地旅行,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四处游荡,其实意义并不是很大。我觉得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和各种各样的参赛选手交流,世界不仅局限于风景,还有各个风景中的牛人和他们的经历。当时我还参加了全国英语创新作文大赛以及各种各样的英语相关的比赛。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大家应该多多少少听过。所谓自主招生就是高校自己命题,在每年2月到3月这样对考生进行笔试和面试。当然不是谁都可以参加,考生如果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可以参加高校自主招生:一个是校长推荐。校长推荐的学生一般要求特别高,最近几年的情况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好像这种方式慢慢在消失。二就是各种比赛获奖。不是所有比赛的获奖都可以,一般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的规定和标准。三是高校会下发各个高中参加考试的名额,当然也不是所有高中都能摊上这样的名额。我当时正好山东大学下发海中自主招生的名额,而且有全国英语写作比赛的奖,就可以参加考试了。自主招生的题一般来说要么特别难,要么特别古怪。我在2012年二月份参加了以北大为首的“北约联盟”组织的笔试,到了三月份参加山大面试。最后非常幸运过了山大的A类,就是说只要达到本一线就可以上山大,加20分选专业,可以说是随意挑。另外B类和C类分别是加10分和5分。我们江苏的高考总分是480分,所以说对于江苏的考生来说这样的加分政策是十分有利的。去年开始自主招生的政策有变化,高考完之后才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了解一下各个高校的政策,这不失是走进理想大学的一个捷径。 高二分科完,每年大概3月下旬,也就是二十几号就是小高考。理科生的组合一般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文科生一般历史+政治/地理; 这些都不是唯一不变的组合,每年应该都有变化。以我为例,我是语数外+历史+政治,所以小高考的时候我需要考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每门学科分A、B、C和D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A,每得一个A高考加一分,如果得到4个A最后高考加5分。获得B、C就算通过,但是不加分,如果是D的话那就是不通过,来年要跟着学弟学妹再考一次。能拿4A当然最好了,得不到也没有必要失望,毕竟也就是高考的2、3个选择题的事情。 现在我来说说最艰苦的高三吧。高三的唯一主题就是学习了。到了高三一般也就不能参加什么活动了,需要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在这一点上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者建议,唯一可以说的就是坚持和不放弃,谁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大家可能会说为什么只有中国的考生这么辛苦,其实世界各地的考生都非常辛苦,近了说日本和韩国的学生,他们到高中毕业复习也非常辛苦,韩国高中生也有晚自习,也有很多熬夜拼命的学习。另外欧美的高中生也非常辛苦,我之前到法国雷恩交流,雷恩大学里的学生说他们高中的时候为了高中会考也都十分拼命,必须取得好成绩才能进入一流的大学。他们毕业考试的作文题目比如说“阐释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72年著作《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的选段”,还有“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等等需要强大的思辨能力,哲学思维的题目。我们中国高考的作文题目相比之下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说了这么多我也是希望大家能够一直努力,加油。法语里有一句话Vous n'êtes pas arrivés mais vous êtes plus proches qu’hier。英语是You haven’t arrived yet,but you are closer than yesterday。中文意思是“虽然你还没有到达终点,但已经比昨天更近了。” 最后,真的恭喜各位进入海州高级中学学习!在这里,有可敬的大师引领你,有亲爱的同学激励你,有优美的环境熏陶你,相信大家三年后都会学有所成。衷心希望大家都可以度过一个开心的高中生活,拥有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