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以“共塑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学科行动”为主题的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我校高一年级徐翔主任带领朱军、曲琳、王俐老师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安排很满,上午为必修课程、项目实验课程、德育课程的观摩和研讨;下午为专家讲座和选修课程、社团课程的观摩;晚上为教师读书社活动。南师大附中向与会老师展示了他们的活动课程,包括模拟联合国社团、“玩玩化学”试验、飞羚合唱团、低空遥感社团等,该校首次全面开放了普高、IB国际高中和空军少年航校等各类课程。 南师大附中的这次教学开放活动,着眼于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塑造,立足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对外展示的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例如,语文公开课是以《百年孤独》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之前,学生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拟定并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角度,然后据此分组,每个研究小组往往5-6人。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搜集资料,有人负责搜集大家的问题,有人主笔。课堂上呈现的是成果展示阶段。形同于大学的论文答辩。不过是一个老师问,几个学生集体答辩。学生走上讲台,老师退到角落,才思敏捷的学生脱颖而出,频频获得大家的掌声。 数学公开课以提高能力,尤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侧重点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公开课侧重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公开课这一特色体现尤为突出,学生在daily report中介绍了与航天有关的最新新闻,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另外一方面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英语公开课的另一特色是注重好的习惯的培养和坚持,在上公开课期间所有的学生都随身携带着牛津字典。 下午是两个专家的报告。一位是上海育才中学的陈青云校长,她的讲座名为《新高考下的学校教育行动》,主要阐述了自己在走班制方面的有益尝试,“每周要打出一千张个性化的课表”。 另一位是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他以一个极富诗意的题目——《核心素养的召唤和我们的应答》,从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教育现状和理念说起,旁征博引,很有理论高度。 大家都感觉参加此次活动受益匪浅。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