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推荐阅读】高一散,高二懒,高三惨!成绩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期末前如何补救?

2019-12-4 16:39| 发布者: 海州高级中学| 查看: 737| 评论: 0

摘要: 最近,后台收到了同学和家长的诉苦:上学期已进行了两次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低。月考时还排第14名,期中考后已经成了42名...退得太厉害。更让人焦虑的是,学习也算认真,花了那么多时间,就是没有效果,这高中都不 ...


最近,后台收到了同学和家长的诉苦:


上学期已进行了两次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低。月考时还排第14名,期中考后已经成了42名...退得太厉害。


更让人焦虑的是,学习也算认真,花了那么多时间,就是没有效果,这高中都不知道该怎么读下去了。


将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没有换来成绩的增长。无所适从,无力应对,才大半个学期就让很多人迷失自己,内心涌动着一波又一波的悲伤。


我想告诉大家:如果这个时候,高一还处于刚适应的散漫阶段,高二还处于慵慵懒懒的状态,那么高三将会很惨!


那么,高中生成绩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期末考前该如何补救?这就给你答案!(文章略长,请耐心细读~)

高中生成绩差的根本原因

01 被动学习,为做作业而做作业

成绩不好的同学有很多不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


他们不习惯自习的时候独立、自觉学习;


同时他们却喜欢上课开小差,自习的时候讲话、睡觉……


有的同学甚至是吃饭都没有好习惯——他们不喜欢吃正餐,而是喜欢吃零食、垃圾食品等等。


进入高中后,很多同学学习时一副有心无肝的样子,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初中阶段,布置作业的目的相对简单,而且大部分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在课上被同学消化,课后作业更多起到一个巩固、拓展的作用。


高中各学科的学习更注重联系,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做作业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化就很难有头绪,做题耗费的时间自然就会增加。


对部分高中生而言,在扎实理解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巩固的同时,可以尝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课上多听老师的讲解思路,课后多思考、复习,理清思路,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种习惯的养成,将对今后进入高三后的高考复习,起到巨大的作用。


02 吃不透,抓不住学科特点

不少同学求胜心切,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都能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应该说每门学科的作业布置,都是结合课程重点来的。


有基础题,当然也有提高题。有些题目可以选择不做,作业贵在精而不在多,剩下的时间可以放在学科重点上来进行突破,也可以多思考,做到做作业不仅高效,而且高质量。

03 忽视基础,题目做得多而杂

高中学科增加了,自然作业也会增多。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反而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但是自己却没有发现。


说得直白一点,高中日常的学习是为高考打基础做准备的,而近几年高考越来越注重在基础之上考查同学们的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在日常做作业的过程当中,要多做基础题,由基础题再到提高题、到高难题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题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练习题,适当的课外辅导练习也是需要的,最好每个知识点都对应的试题练习,强化课后作业的效力。


很多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04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不少高中学生表示很苦恼,“我每回做作业都很认真,可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高效做作业的三步骤: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三步是“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按这三步走,上课时结合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多想多问,课后做好配套练习,有不明白的及时记录、发问、解决。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有的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05 不善归纳总结

不少高中生存在这样的误区,尤其是高一学生,还处在初中的学习模式当中,对高中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概念。


他们认为课上完、作业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这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下次课老师还是会再讲到,即使不讲,多做做同类题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视日常的总结归纳。


真的是这样吗?


高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灌输记忆。


以往在初中,可能会围绕一个知识点做详细的延伸拓展,但在高中,更多需要学生自己。


每次做题比较陌生的同学,基本上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作业当成一种负担。潜意识中不愿意回顾、不愿意总结,久而久之,也就不会了。


毕竟高考渐渐临近,这时候要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强烈的引导自己要去回顾、要去复习。通常坚持2周后,就能克服这个毛病。


一定要把这些题抄下整理起来,包括错误、不严密的地方都一个字不改的抄下。并在旁边注明丢分原因:


是计算时错误?


是条件漏了?


还是题目理解错了?


在错题旁边注明原因和当时是怎么想的。一般来说,能抄下5~10题左右就能改正这个恶习(视错漏程度而言),从而达到会做并且全对。 


06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大多数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知识点以后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以至于不在课堂上适当记录笔记,晚上自修时不再复习当天上课的内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7 05:16 , Processed in 0.0759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