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假期原本是放松的好时机,但马上要来的寒假让人有点儿快乐不起来。疫情虽然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此同时,身边时有发生的那些事儿让我们一阵阵揪心: 西安一名9岁女孩在家中跳楼去世,生前留下两封遗书,说自己“干什么都不行”; 广西南宁12岁男孩被父亲责备沉迷手机,次日从32层跳楼身亡; 河南一名高考考生考试中忽然起身,撕毁了另外两名同学的答题卡; 更不用说热播剧《隐秘的角落》里那个慢慢地展现心理阴暗面的学霸朱朝阳…… 这一切,都像是给家长们敲响的一声声警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作为父母,我们无时不刻都在关注孩子的健康,但身体健康容易操持,心理健康呢?很多家长都感到无能为力,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但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早已成为事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障碍专家郑毅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国的中小学生有三分之一、大学生有四分之一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这个数字,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但难题是:家长怎么判断什么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不良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问题,又该如何干预? 的确,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建议,但可以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正确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注意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信号 信号一:厌学 孩子不爱上学,家长会本能地警醒,并会去找外部环境的问题:学校的教学方式太过死板?老师的行为不当?孩子在学校遭受霸凌?……当然,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但如果孩子的表现和其他同学差别过大,那么家长就该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信号二:沉迷网络和游戏 现如今,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网络。但如果孩子过于沉溺于虚拟世界,甚至放弃自己的前途学业、人际关系,那可能就不仅仅是管不住自己了,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信号三:拖延 孩子如果仅仅偶尔出现拖延的情况,可能只是因为犯懒。但如果一直拖延,事事拖延——管制引导都无效,那么家长该做的就不是如何“教育”,而应该用科学的办法着手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信号四:不出门 青少年天性活泼,热爱户外活动,喜欢找各种乐子,如果长期不爱出门,做宅男宅女,那心理上很有可能是有问题的。 信号五:不与人交往 内向跟不与人交往是有区别的。内向的孩子虽然不爱主动表达,但是会通过眼神、身体语言等发出自己对人感兴趣的信号,他们不愿意成为人群中心,但挺喜欢待在小伙伴中间。如果一个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连好朋友也越来越疏离,家长就要十分警惕了。 信号六:厌恶老师 跟第一个信号类似,家长除了找老师的原因,还得找孩子的原因。如果孩子之前一直对老师没有什么意见,突然开始厌恶学校厌恶老师,那也许是在释放他厌恶这个世界的信号。 信号七:早恋 男孩女孩互相有好感,是人之常情,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处理好喜欢一个异性跟自己学业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学校家长对此报以宽松的态度,能够让孩子更容易处理好这个关系。但是,如果孩子认为“爱情”就是一切,没有爱情全世界都没有了,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信号八:砸东西 暴力行为就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如果此刻让孩子画一张画、拍一个视频、创作一段音乐,很可能会呈现出令人惊悚的作品。很多孩子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拼命地去摔东西、砸东西,一边砸一边还念念有词。这个时候,往往是孩子心理上有很多情绪需要发泄。 信号九:攻击他人(暴力行为) 砸东西是对着物品撒气,攻击他人是对着人泄愤,这都是属于暴力行为。尤其对于已经懂事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暴力行为不仅仅是性格所致,更是心理问题。 信号十:考试综合征 考试综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质差、面临考试情境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伴随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还可形成恶性循环。 信号十一:睡眠不规律 很多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就爱躺在床上睡觉,不分白天黑夜地睡。而另外一些孩子却是不睡觉,或者睡眠质量不好,这又会导致他们白天无精打采。睡觉,也变成了心理问题的借口,或者寄托的方式。 信号十二:饮食出现问题 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表现的“厌食”视为“挑食”,把 “贪吃”视为“爱吃”,其实,无法抑制地不爱吃饭和一吃就控制不住地停不下来,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映射。 以上这些信号,独立来看问题都不大,也可能是孩子青春期自立情结(俗称逆反)的表现。 但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五个以上的信号,家长就要高度重视了,孩子不仅仅是跟家长出现了代沟,也不仅仅是自立情结的乖戾行为,很可能他在经受人生中从未有过的心理障碍。 运动是很有效的方法 也许是由于疫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一下子凸显出来。其实,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普遍存在,压力越大,情况越严重。运动能增强体质这大家都明白,但和心理状态的关系很多人未必知道。 1.长期的运动锻炼能有效地改善情绪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或是孩子自己,总有个误区:运动与学习冲突。 学习,以第一为目的;运动也可以,但要同样以金牌为目标。可如此一来,运动就不再是运动,而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 要知道,不良的情绪是影响自杀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降低青少年的悲观感和自杀倾向,可以作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项干预措施。 想象一下:一个不爱运动的孩子,课上课下学业的压力,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没有渠道进行有效地排解,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不爱与人交流的现象,严重了会患上心理疾病。而爱运动的孩子,往往能通过运动更快地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更加活泼开朗。 2.运动有助于养成坚持、忍耐、抗挫折能力强的品质 意志力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也是影响自杀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体育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坚持和毅力的。试想一年365天,每天都要接受不同强度和数量的训练,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热爱运动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首先在于他们勇往直前的意志,像阿甘一样,只要一听到“跑”,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豺狼猛虎,能避开就避,不能避就闯过去! 其次是遵守规则的意识,每种比赛都有规则,每种规则都好比镣铐,比赛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谁越能适应镣铐,便越能舞出精彩。 最后,运动能够帮助人深入灵魂,发现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那就让身体来告诉你。 就像有人说的:当你感到人生迷茫、生活无措的时候,就去田径场跑两圈吧——没有什么事情是跑两圈不能解决的,如果有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