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史海钩沉 | 海州中学堂

2021-4-17 19:21| 发布者: 海州高级中学| 查看: 272| 评论: 0

摘要: 海州中学堂修业证书文章导读:海州中学堂是晚清海属地区的最高学府,也是今日连云港师专与海州高级中学的前身。尽管它在历史上只存在了六个年头,且在学堂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侵吞校款案等负面影响的事件,但学堂为海 ...


海州中学堂修业证书



文章导读:

海州中学堂是晚清海属地区的最高学府,也是今日连云港师专与海州高级中学的前身。尽管它在历史上只存在了六个年头,且在学堂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侵吞校款案等负面影响的事件,但学堂为海属地区培养了众多的人才,许多学生都成为民国时期海属教育界的栋梁之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所名校对我们连云港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力至今不衰。

海州中学堂的前身为清嘉庆年间创办的石室书院。清代的海州直隶州地处海隅,交通阻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于省内其他地方。嘉庆七年(1802),海州直隶州知州唐仲冕与学正翁咸封有感于海州文风低落,遂首蠲养廉,创建石室书院。书院以乡绅杨鼎盛(州同衔)所蠲的地基,即故明代守御千户所公廨的旧址,设讲堂五间,斋房东西各三间,东西考棚各九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讲堂后内门一座,书堂三间,东西厢各三间,厨两间,书堂北房室六间,皆累石为垣。嘉庆八年(1803)书院建成。嘉庆九年(1804),勒《海州石室书院》碑于书院讲堂之东偏,知州唐仲冕亲撰并书碑文。嘉庆十一年(1806),知州唐仲冕禀请学宪按试海州,浙江会稽人提督学政莫晋于是年四月按临海州,开海州科考之先河。清光绪年间,随着西学传播与洋务运动的发展,八股文逐步被废弃,科举制度逐渐发生改变。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是年三月二十三日,江苏提督学政唐景崇按临海州,主持了海州最后一次科考。光绪三十二(1906),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各府、直隶州、厅的书院都改建中学堂。是年七月,署海州直隶州知州张景祜改石室书院为官立中学堂,自任总办,委沈云沛参与中学堂的筹建工作,并聘其为海州中学堂学监。沈云沛先生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学堂的筹建不遗余力,使海属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继续发展。


 

海州中学堂开办以后,新学从此在海州大地落地生根。所设课目中大多为西学,以师夷之长,并保留了传统的经学与国文,以延国之脉。共设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理化、英文、图画、体操十一门课程,后又增加琴歌,为初、高两级学堂。陆续聘请卢殿虎、吴桂升、袁殿槐、柳平章、陶廷枢、赵增祜、杨友熙、江恒源、黄宪儒等名师入校执教,使海州中学堂的师资力量得到空前的壮大。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海州中学堂发生了一起会计侵吞校款案件,而被诸之公堂。由于监督沈云沛却因长年在京,公务繁忙,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以宝应人卢殿虎继任学监。卢氏继任之初,学堂管理体系逐渐完备,但海属地区发生罕见的灾荒,以致学堂经费支绌。州牧汪树堂与海州富绅商议,挪借数千串,并由会计员葛润田担款六千串,勉强维持学务。三月,海州中学堂学生汪湛恩等以中学堂会计沈济宽私自吞款数万,禀请两江总督委员查办。随后,海、赣、沭留学生陈锡朋等也向两江总督端方上报会计侵吞校款书,详述了中学堂会计沈济宽在修缮校舍、讲堂,改建围墙时采购砖瓦木石时以劣充良,以贱报贵,以少报多,鲸吞校款数目惊人的经过。并痛斥该会计“一人之囊槖,已充即三州县教育之命脉,迅饬追赔,以惩既往,而警将来。”两江总督端方得知后,急派道员宋康复驰赴海州,彻查经过属实,并限知州汪树堂按册追缴侵吞款项。十月,海州成立教育会,管理海州境内之教育事务,公推城绅姜有珍为会长,张福年为副会长,丁锡福为经济部会员。

卢殿虎学监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谢元洪代理海州直隶州知州,并就任海州中学堂总办。这时的中学堂校舍已为之一新,学堂已初步具备现代中学教育的雏形,教学秩序渐入正轨,谢元洪着手清丈学田,岁增经费二千串,并催交学捐。据宣统元年的《海州中学堂的学务报告》中记载,当年海州中学堂甲班有学生五十四名,乙班有学生三十八名。学堂仍以卢殿虎为学监,庶务与鉴学为海州宿耆黄道传老夫子,斋务为胡铭恩,会计为葛润田与杨学楧,掌书检查为殷维琳,稽查为杨承祖,另有司事两人,医官一人,写生六人。常年的额款为五千二百三十千,活款四千二百千,河照及清丈学田加租尚加外;支出约一万二千六十千。三月十九日,海州教育会召开特别会议时,会员邵长镕提出,中学堂每岁开支只需一万,一万以外皆可提办小学化糜费。又有会员提出,学监卢殿虎薪水过优,不如改聘丁锡福为监督,可省经费,多立小学堂。会议消息迅速在学堂内不胫而走,一时间舆论哗然。六月,卢殿虎因与教育会意见多有不合,以致以生龃龉,遂蒙生退意,后经学使陈子励极力挽留,方才勉强留校。

宣统二年(1910),海州中学堂又发生了一起会计浮报事件,署海州直隶州知州施焕鉴于沈案殷鉴未远,遂将事情经过上报江宁学署。因此次浮报情节较轻,江宁学署仅回复了处以轻微处罚的批文:“会计科员陈官彦、署理海州施焕会禀查明中学会计浮报可否仿沈济宽罚案办理由:禀悉据查前办海州中学会计葛润田,开支账目尚能清楚,惟文案一员,并无其人,乃况开报,殊属浮滥。本应照例严究,姑念该会计在堂三年,并未开支薪水,尚属能尽义务,仰即将其经手垫用之三千五百千文作为捐助中学之款,今年麦熟收租,毋庸给还,以示薄惩此缴。”宣统三年(1911)十月初二,海州盐防营士兵举行暴动,进攻州署,砸开牢门放走罪犯,城内其他士兵也纷纷响应,当晚城内就有数家商号被劫,海州城内一片狼藉,知州陈宗雍翻墙仓皇逃离州府,十月初三,江北都督蒋雁行急派十三协营长何锋钰率部驰往海州,平息暴动。何锋钰率部进驻海州中学堂,宣布海州光复,脱离清政府,而海州中学堂却在战火中结束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盛 德 厚 学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15 06:53 , Processed in 0.0651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