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给海高学子的心理口罩┃面对疫情,我们的爱,和你“宅”一起

2021-8-11 20:27| 发布者: 海州高级中学| 查看: 729| 评论: 0

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亲爱的海高家人们:这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郑州的暴雨牵动人心,新冠疫情形势反复。暑期本是放松度假的美好时光,随着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带来的新一轮的疫情,大家中止了很多外出计划,我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亲爱的海高家人们:

这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郑州的暴雨牵动人心,新冠疫情形势反复。暑期本是放松度假的美好时光,随着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带来的新一轮的疫情,大家中止了很多外出计划,我们的生活环境、娱乐出行、人际交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我们的心也被牵动起来,紧张和不安悄悄的在心底滋长。

作为海高的学生,我们如何看待这期间发生的诸多事件,如何应对这些情绪问题呢?

、怀揣敬畏之心  敬畏生命。 

这个假期发生了很多,河南暴雨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新一轮的疫情已经在大半个中国传播。意外,总是来得突然,从不让人有心理准备。很多人未经历过大灾大难,总以为天灾人祸离我们很远。就像这次洪灾,大概很多人从没想过,一场雨,会毁掉那么多人的生活,让他们一辈子的奋斗都随洪水散去,惊涛骇浪,生死时刻,它压根不给你侃侃而谈的机会。大自然教会了我们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敬畏生命,感恩往常!

突如其来的灾害和意外,最大的不幸就是有很多鲜活的生命逝去了。他们也许是别人的父母、伴侣、孩子…… 而爱他们的人,将从此失去他们,毕竟每一个人的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希望,一个家庭!我们总是被告诉“生命脆弱,生活无常”。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懂得对这些遇难者心存怜悯,敬畏每一个生命,热爱他们的平凡和伟大。

同学们,你知道在这次灾情中,最感动的事是什么吗?就是当地人民团结一致,合力营救。地铁里,被困乘客有序组织:妇女孩子先走,有劲的男士抬受伤者出去。

商场外,暴雨来袭,市民们自发排成一排,泡在水里,成功救出被困人员。与死神抢时间,他们义无反顾。见义勇为,他们都是“英雄”。

不单是他们,许许多多郑州人民都在为自己的家乡、同胞出力。当地大部分的酒店不约而同降价,给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一处歇脚的地方。

如果说灾难不幸,无情,但这些可爱的人们,无处不闪烁着动人的人性光辉。比起那些光鲜耀眼的偶像,我们更需要向这些人学习。就算他们平日并不起眼,但在家乡有难的时候,他们才是真正散发出光和热的“明星”。

二、适度关注疫情,正确应对。

全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爆炸式流通,社交媒体各种情绪化、严峻性的信息铺天盖地,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建议你尝试以下方式:关注关键新闻,了解应知的国家政策、疫情形势与防疫措施;相信官方信息源,拒绝带有煽动性、情绪化的传闻,譬如那些由于疫情延伸出来的社会或者道德问题,我们要注意甄别,是否自己在背后开始了加工或者想象,不要盲目轻信;不要时刻紧盯各类信息,控制睡前输入,为大脑留有放松的空间。

同时需要正确对待疫情。一方面,不要心存侥幸,觉得自己是“绝缘体”;另一方面,也不必过于恐慌。正常作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让自己保持健康状态,避免成为易感人群,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一定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如有疑似症状或潜在接触史,需稳定情绪,留意自己的症状,必要时自我隔离。优先考虑网络就诊平台或电话咨询,非必要暂时不建议往医院跑。

三、接纳自我情绪,保持信心。

疫情反复,难免让人产生焦虑、烦闷的情绪。出现这些情绪反应背后有我们对生命的渴望、对自己和家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适当的焦虑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会提醒机体现在是关键时刻,需要提高警惕去应对。所以,允许自己有一定的紧张感。

同时对防控工作保持信心。新的疫情,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感到慌乱、紧张、害怕都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看到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我们了解病毒、有能力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快速摸排和掌握各种信息、物资充足、全国一盘棋众志成城救治病患等等。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当下能做的就是配合政府做好各项防疫措施。

四、做好自我调适,积极应对。

新冠这场大流行已成为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冲刺。数月来,我们一直在应对社交距离、悲伤、不确定和焦虑等压力源,这对我们的情绪健康造成了损害。

这种“流行病疲劳”正以消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受、想法和行为,在这个阶段,最初应对疫情的热情、斗志和渴望被疲惫感所取代。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我们从急性压力转变为慢性压力的关键点。应激反应所产生的肾上腺素已然耗尽,只剩下精疲力竭、不耐烦、易怒、迷茫。后疫情时代,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是从一个急性的压力时刻,转折到慢性压力的时期。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1.创造愉悦的体验,保持控制感。隔离病毒并不会隔离爱,记录每天的小确幸,让美好在身边流动;增加愉悦的活动,在纸条上分别写下十件想做的事情,放在一个罐子里,每天抽取一条去做,愉悦的活动可以是看一部喜剧电影、陪伴宠物、烹饪美食、听音乐、做手工等等;优秀的作品也能振奋人心,老歌新编、各类小文章、短视频,都可以让自己获得价值感,又能够传播正能量。

2.与情绪相处三部曲。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时候,可以对当下的情绪进行正念。

我们对待情绪的惯性模式是:不接纳负面情绪,通过头脑里的自我说服、自我开导来缓解。但久而久之,会发现那些情绪有时候并不是真的被疏导,而是积压在心里了,甚至被压进更深层的潜意识,换一种方式来控制自身。情绪的本质就是身体中的能量,当我们愤怒、委屈或者悲伤时。能量堵在身体里,必然会产生难受的感觉。

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来应对情绪:觉察-感受-探索。不评判、不否定、不控制试图情绪,而是通过直接感受身体的变化来使它慢慢平息。

首先是在情绪来临的当下,对它升起一个觉察,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情绪中。

其次,不带评判地感受身体,让情绪流动起来,找到出口。

最后,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对我来说这么难以接受?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紧张的情绪?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

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按钮就不会那么轻易再被触发了。身心也会越来越健康、平静、喜乐。

3.“STOP”技术,放下焦虑。当我们长时间陷入负性情绪困扰,无法摆脱时,可尝试使用“STOP”情绪调节技术。停(S,停下来冷静一下),呼(T,让自己深呼吸),观(O,观察周围的环境及自己的感觉),评(P,重新评估现在的情况,继续有益的行为);

4.积极意象,享受安宁。想象自己漫步沙滩,倾听海浪的声音,感受脚下的沙子和海水,蓝色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等,或者回忆一个人或者带来愉快体验的情景。每次一分钟,连做5次。

5.“蝴蝶拍”,自我安抚。先把双臂放在面前交叉,右手放在左肩或左胸前,左手放到右肩或右胸前。专心想象让自己的心理感到安全或平静,聚焦于正性的想法,感受身体反应的部位。有了安全的感觉后,交替慢慢轻拍你的双肩4—6次。然后停下来,深吸一口气。随着感到积极的感受不断上升,再次交替轻拍两边4—6次。

6.善用网络资源。学习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技术、正念练习、内在生命力音频等方法平复情绪,缓解焦虑。

五、做好时间管理,劳逸结合。

俗话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假,假期是用来弯道超车的”,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一是学习时间屏蔽手机。排除手机干扰,如定时交给监护人保管、白天不使用等。二是缓急相济,合理利用。开展时间管理,最大效率提升时间使用效果。要学会发现自己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较为清醒的时间和不太清醒的时间。学会在不同时间段里做符合该时间段状态和效率的事情,学会劳逸结合。三是及时奖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奖赏内容,让自己的学习有激励。四是确定目标,每天检查。每晚睡前做两件事,第一是制定明日目标,第二是评估今日目标的完成情况。如果当天实现程度低于八成,那说明内容制定过满,或者自身学习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请把这些问题写下来,及时改进。

各年级同学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学习计划。高一新生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要为高中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学习方法的提前适应;高二学生在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自己的规划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高三的同学们,既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也是复习迎考的关键一年,要制定好学习计划,查漏补缺,举一反三,系统的掌握知识。

六、共建和谐家庭关系,保持社会连接。

疫情的反复也让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增多了,困难面前,我们体验了亲情的可贵,但长时间的相处对亲密关系也是一种考验。家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可以尝试:放下手机,好好与家人谈谈心,谈谈这些年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对对方的期待,父亲或者母亲对你说过或做好最好的事情是什么,共同回忆生命历程中那些艰难时刻,是什么帮助你们度过的。看,你身边的资源一直都在,不要假装看不到哦!!

七、善用身边资源,寻求帮助。

也许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引起情绪波动。请同学们不要忘记身边的资源,比如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向老师求助,与好友倾诉心声。

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就说明你们的负面情绪超出承受范围,那就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了: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觉得很紧张、很焦虑,并且持续了好多天无法缓解;情绪波动很大;身体上出现一些不适,如头疼、胃疼等,睡眠状况下降、食欲改变;做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精神;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冲动等等。

请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或者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信箱:2755987147@qq.com。

连云港市心理学会疫情心理援助专线电话:0518-85217666,18961317331。

连云港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热线电话:96111。

共青团连云港市委热线电话:12355

江苏省心理学会抗疫心理援助热线:4008-513-885(9:00-21:00)

江苏省心理学会惠心热线400-8080-132(9:00-21:00,18:00-21:00增加咨询班次,满足家长们关于家庭教育的咨询)。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25-83712977(24小时)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新冠肺炎心理支持热线电话:025-86868449(9:00-17:00)

江苏省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中心热线电话:12338

南京市疫情应对心理援助热线:400-8080-132(9:00—21:00)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025-58255200(24小时)

天灾不可控,人心却可胜天!疫情再难,也难不倒中国人;天灾再大,也大不过中国!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这份信念感召下,心系国家,明晰自己的未来的奋斗方向,好好学习,慢慢探寻出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你也有机会,可以成为守护自己的家、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国家的一员,争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让我们携手同行,共渡难关!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1年8月11日

盛 德 厚 学

-----------------------------

供 稿:学生部

编辑、审核:办公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8 09:07 , Processed in 0.1184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