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为主。我国疫情处于低水平传播阶段,主要优势流行毒株为我国前期BF.7和BA.5.2的进化分支,同时也有XBB等境外流行变异株输入导致的本土传播。随着时间推移,既往感染者重复感染XBB等容易逃逸免疫变异株的风险逐渐上升。 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及有关政策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校园疫情防控管理措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请师生员工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1.师生员工严格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应尽快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就医排查,不得带病工作或学习;若为阴性,在校期间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直至症状消失。 2.如班级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第一时间向年级和学校报告。该感染者所在班级学生、与该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师生员工应连续5天佩戴口罩,做好健康监测。提倡其他班级学生、老师佩戴口罩。 3.师生员工进出校门要规范佩戴好口罩,离开学校后,按照当地社会面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科学佩戴口罩。学校校医、保安、保洁、校车司机和食堂工作人员等上岗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日常生活中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暂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员工参加剧烈运动,科学安排体育课和体育考试。 5.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与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等,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及时报医务室,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新冠感染者康复返校时凭阴性检测证明方可返校,医务室及时做好登记备案。 6.及时做好教室、办公室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开窗通风换气。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投放,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和清运登记。 7.如发生大面积疫情时,根据师生感染情况,在教育、卫生健康和疾控等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采取临时性防控措施,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教学,实施临时性线上教学,疫情解除后,及时恢复线下教学。 8.加强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适龄无接种禁忌师生员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鼓励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教职员工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此外,五月春夏之交,气温升高,细菌、病毒和各类蚊虫活跃,请重点防范以下疾病...... 一、季节性流感 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加强个人日常防护。有发热、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时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二、诺如病毒肠炎及食物中毒 注意手卫生及饮食、饮水卫生。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吃熟食,生吃蔬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三、蜱传疾病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穿浅色衣服可让附着在身上的蜱无所遁形,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和宠物把蜱带回家。 “病毒”不可怕,只要大家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处置,有效应对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就能最大程度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 编辑:李彩虹初审:王子源复审:魏居善审定 :周艳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