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焦心灵 “愈”见成长 ~ 我校开展“阳光润心 快乐成长” 校园心理剧展播活动 ~ ![]() “剧”焦心灵,“愈”见成长。为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海州高级中学开展了“阳光润心 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心理剧展播活动。 ![]() 什么是校园心理剧? ![]() ![]() ![]() 心理剧(psychodrama):是由精神科医生莫雷诺(Moreno)1921年提出并创立,是一种以表演为治疗形式的团体心理疗法,请参与者扮演相关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呈现在舞台上,使参与者得到启发,认知得以转化,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 ![]() 校园心理情景剧是根据教育实践,在心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展现学生身边发生的,关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原生家庭、亲子沟通、人生意义等方面的心理冲突、烦恼和困惑,用舞台剧或者微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参与剧本创作、表演者和观众提供另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第三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释放内心隐藏的冲突,从而改善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解决心理问题、获得成长。 ![]() 本次展播周精心选取,主题涵盖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校园欺凌、宿舍关系、学习动力等同学们常见的心理困惑。 ![]() ![]() ![]() 欣赏 展播的剧目 ![]() ![]() 《当我成了你》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剧情简介:主人公娜娜认真学习,妈妈加班后回家表示关心,几句话间就起了冲突。睡梦中,陪伴娜娜的小熊对这对母女很无奈,想到了角色互换的主意,让他们体验对方的生活。于是妈妈代替娜娜去上学,娜娜到妈妈单位上班,经过几周的体验,双方都看到了彼此的付出和压力,在深度沟通中,彼此反思了曾经的做法,爱重新在家庭间流动起来。 心理知识小链接:亲子关系小妙招——爱需要留白 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有分寸感的父母,懂得在亲子关系里留白、建立合适的界限。给彼此一些空间,不会让亲密成为彼此的负担,也给孩子留下了成长的空间。 界限,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明白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一方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同时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1.重视孩子的成人感。允许孩子针对和他自己息息相关的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话与做事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遇事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家中大事可以让孩子知道并适度参与。 2.给孩子的成长留白。家长留白给孩子,留的是时间与空间,留的也是孩子自主成长的契机。家长留白给孩子,让孩子的情绪有发泄口,让孩子的错误能自主纠正,让孩子做些看起来“没用”的事,让孩子自我消解各种问题。 3.摸索建立合适的亲子界限。不强加自己的要求;以“我”开头表达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期待,点到为止;引导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感,守得住自己的界限,学会拒绝,也不侵犯他人的界限,逐步摸索合适的亲子界限,从而学会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 ![]() ![]() 《人生的选择》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坎高级中学 剧情简介:王荣、张静雯、姚翔和潘星宇四名高中生经常找同学刘平的麻烦。刘平总是选择沉默。一次偶然,文雯撞见了刘平被欺负的一幕。虽然在一开始文雯选择了逃避视而不见,但看到欺凌者和沉默者对刘平的伤害之后,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通过自己的智慧将刘平带出那个深渊…… 心理知识小链接:遭受欺凌时,应如何应对? 1.机智选择应对方式。如果与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忍让或者紧张不安,只会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如果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时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2.及时求助。校园欺凌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3.不要责备自己。被欺凌不是你的过错。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多交一些好朋友。 ![]() ![]() 《心扉》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剧情简介:在物理课上,孙老师指出有些同学考试不理想,主要是学习态度问题。孙淼淼在与孙老师对视的过程中,敏感的她,误认为孙老师说的就是自己。于是,在接下来与孙老师的沟通过程中,内心便筑起了一道“心墙”。孙老师会如何打开孩子的心扉呢? 心理知识小链接: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是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现就是根据别人的描述和评价对号入座。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之所以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短剧中,淼淼不断猜测不断验证,所以才会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尝试“罗森塔尔效应”,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家长和老师也用赞赏的目光看孩子,孩子就会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 ![]() 《遇见17岁的自己》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剧情简介: 主人公林哲因为生活和工作都不如意,在梦里遇见了曾经的自己——林小哲,还做了“自己”的班主任。17岁的林小哲身上有着很多的缺点,被父母“嫌弃”,被老师认为是“差生”。他曾想就这样放弃自己。而37岁的林哲回到过去,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也看到了17岁的自己身上的光芒。理解、信任和鼓励让17岁的自己重新绽放了光芒。林哲从梦里醒来,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心理知识小链接: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是一生的课题,人的心理活动时刻变化,每个人生阶段的心理状态不同,它会随着我们经历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着。 1.悦纳自我,接受真实的自己。 2.肯定自己的能力,善待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己。 3.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我。 ![]() ----------------------------- 编辑:李彩虹初审:王子源复审:魏居善审定 :周艳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