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海中苑悦读计划 | 1月 | “共荐好书 同享书香”之学生篇

2024-2-8 09:40| 发布者: 海州高级中学| 查看: 565| 评论: 0

摘要: 共荐好书 同享书香2024.01学生篇2023级高一年级荐读者王一禾,高一9班学生。喜欢读点书,拍点照,写点东西。荐读书目:《额尔古纳河右岸》“希望这心火相连,光华灿烂”迟子建与《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属于鄂温克族 ...

共荐好书  同享书香  

2024.01

学生篇


2023级高一年级


荐读者


王一禾,高一9班学生。喜欢读点书,拍点照,写点东西。



荐读书目:《额尔古纳河右岸》


希望这心火相连,光华灿烂

迟子建与《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是属于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故事。

这是属于鄂温克这个历经磨难却仍然信仰坚韧顽强的民族的故事。

2004年,当蜂拥而去见证鄂温克民族下山定居的浪潮暂歇,作者迟子建找到了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以他们民族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出了这本小说。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以上述寥寥几句为开篇,全书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领我们从一天时间窥见鄂温克族的百年历程。

这是一本部落编年史,是一本民族苦难史,也是一本文化消亡史。

但这不是中国的《百年孤独》。

这就是中国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渺远,空灵,气息神秘。

但展卷一刹,便触手可及。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
    “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这是文章开头的一段自白。

鄂温克族民住在能看见星光的“希楞柱”,他们围着篝火跳舞,用羽毛制作衣裙;他们沉溺河流山川,心中仍敬畏神明。

即便有严寒,猛兽,瘟疫威胁,即便死亡的阴影会不时笼罩这方水土,文中的“我”和“我们”,在萨满和酋长的指引下,也依旧坦然地允许那些哀伤和孤独,融入透着倔强的心火,随额尔古纳河里的沙子同风而去。

希望展卷之时,你我能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那段台词一般“心中永远有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并以此铭记已经完全消逝的,珍惜还未完全遗失的,停止浮于表面的索求,追求深入内里的躬行。

希望这心火相连,光华灿烂。

希望这心火载着人类文明的薪火,徐徐向前。






2022级高二年级


荐读者


李佳音,高二12班学生。曾获得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省级二等奖、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全国一等奖、“书香伴我成长”江苏省征文大赛高中组优秀奖、第二十五届“语文报杯”优秀作品、2020年连云港市“新时代好少年”等奖项。



荐读书目:《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文字是历史的呼吸”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那些泛黄的故纸堆里,有曾经的荣耀、光辉和没落,也有照进未来的经验和智慧。轻轻翻过的时候,它们会发出耀眼的光。”作者温伯陵于自序中如是说。翻开它的这一刻,像是抖落开了一幅动人的古画,辗转风干,上呈华夏五千载文明。历史似乎变得触手可及,像一尊“久藏地底无人问,一朝见日天下闻”的神像,仍然是衣冠楚楚,眉宇动人,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凝神静听,蹄声阵阵,那是大唐少年轻裘快马,仗剑执花;细嗅落英,烟雨蒙蒙,那是落日熔金下的东京梦华……


文字是历史的呼吸。中华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山河五岳好似从未停歇的织机,编织不停至今。俯仰千年间,回首萧瑟处,定格中华民族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夺目绚烂。翻开书,徜徉于历史的葳蕤之森,于尺牍中品读平民小吏,于惊涛上观诡谲云涌,历史的舞台上从不缺席别开生面。是青铜器上饕餮纹中充盈的神圣,或是越王勾践剑的剑鸣声声,抑或是“万国衣冠拜冕旒”下的暗流涌动,也是马一浮先生笔下“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济世情怀……在这本书中,你将以不同的视角揣摩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你也将会学习如何以史为鉴,乱云飞渡仍从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021级高三年级


荐读者


王蔚宁,高三15班学生。曾在叶圣陶杯、语文报杯等作文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热爱用文字记录生活,让阅读塑造自己。认为读书是为了不断超越愚味的自己、不断超越环境的桎梏,读的书越多,见过的世面越广,人生中那些风云变幻、利益得失、关系纠葛就越难以把人摧毁。



荐读书目:《局外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3 12:47 , Processed in 0.3897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