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 教师篇 ![]() 总有一种阅读是浩瀚书海 海中苑悦读计划 ![]() 《美丽新世界》 ![]() ![]() 《美丽新世界》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阿道司·赫胥黎通过该作品描绘了福特纪年632年(公元2532年)的一个科技发达且社会稳定的虚拟世界,反思了科学文明与人的异化、极权主义与自由的丧失、传统意象的意义更改、性格对立的人物形象等方面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进步的社会和日益发达的科技带来人的异化,使人失去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能力,总体来看,《美丽新世界》有助于引领我们反思科技、异化、极权、自由等西方反乌托邦文学主题,其暗含的乌托邦期待对新世纪的我们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人类生活在一个科学旗帜被热烈挥舞的世界上,技术在科学家的引导下蓬勃发展。人类跨越了历史中的种种障碍,从一个高峰攀登至另一个高峰。当第一个电灯泡成功闪亮之时,第一架飞机起飞之时,第一只克隆羊出生在地球上时,人类一直在不断地解决着不可能,把自己引向未来的世界。尽管如此,在通往未来更富裕世界的路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障碍。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证据直接促使人类重新思考科学的价值。如果科学和工程研究的目的是关注生活条件,或者说是人类世界的物质部分,那么人文学科就背负着揭示人类存在的意义的重任,确保我们走向的是一个真正美丽光明的新世界。因此,从这一点出发,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对现代性的批判,对科学发展和极权主义的担忧越来越清晰。他的作品放眼未来,对现代性提出严正警告。 科技发展与人伦道德的矛盾需要解决,稳定的社会秩序与个人的自由需要不断平衡。在历史的进程中如何保持人的本性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这对新世纪的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新的革命。 ![]() 荐读者 尹明玉,2023年8月参加工作。长安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 ![]() 《阿勒泰的角落》 ![]() ![]() 《阿勒泰的角落》是由作家李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该书叙述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山区经营半流动杂货铺和裁缝店时的生活故事。作者以自然的笔调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向读者展示了北疆阿勒泰地区淳朴自然的风物和人情。《阿勒泰的角落》根据李娟在不同地域的经历,分为喀吾图、巴拉尔茨、沙依横布拉克、在桥头、红土地五个章节。书中描绘了阿勒泰地区的许多居民,包括李娟的母亲、老外婆、妹妹、当地村民尔沙、纳德亚一家,同时展现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此外,还生动展示了冬窝子、爬犁、拖依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阿勒泰的生活是质朴的,而李娟也不加矫饰地尽数向我们娓娓道来,在瑰丽的自然之中所发生的渺小的事,却有着难以比拟的赤诚的美,那些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笔下却是温暖的、丰盈的、喜悦的。 美好的并不不仅仅是这个世界,更是凝望着这个世界的你。阿勒泰是美的,李娟笔下的阿勒泰,离人群很远,离自然很近,离自我很近,离生活的本真也很近,更是充满“纯真”、“朴素”之美。手捧《阿勒泰的角落》,眼前展现的是湛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无尽的山峦,感受到的是远离尘世孤独到静美的力量 人活着,就是要一种淳朴的感觉。不论一生有多贫穷,都要活得开心、快乐、满足,不要抱怨、伤感,要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停一下,放松自己,拿起《阿勒泰的角落》,在李娟的文字里感受晴空万里。 ![]() 荐读者 陈春芹,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老师。 ![]() 《简·爱》 ![]() ![]() 这是一部关于自由、尊严的浪漫传奇,被誉为“文学场域中女性主义先声”,甚至被称为“首部重要的现代主义长篇小说”。 自幼,简·爱的父母便双双离世,她被迫寄养在舅母家中,遭受了无尽的虐待,然而她并未向命运低头,而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即将成年时,被送到了一个环境恶劣的学校,她还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地在那里生存下来;在做家庭教师时,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产了真挚的爱情,在爱情问题上她同样不卑不亢,始终从容面对,不失尊严。 列夫·托尔斯泰说,《简·爱》表达出的思想,是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 这本书承载着我高中时代的许多记忆,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记忆没有差错,《简·爱》是我看的第一部外国名著,在96年的那个暑假。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充实!”仿佛简·爱诉说的正是我的心声。接下来,她就像是我心中的一座灯塔,引领着平凡如我的一步步成长,告诉我人生会有曲折,但我们要自尊、自爱、自强,要在现代社会中,成长为积极乐观、人格独立的女性。 《基督山伯爵》《乱世佳人》……这些经典的世界名著,给我们90年代的高中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我的室友,歪着脑袋,坐在我的床铺上,边读着《牛虻》边说,高考她一定要考出去。这个场景,历历在目。 书籍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路遥评价《简·爱》,“着重于心灵史的开掘,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心灵通向全世界”。 ![]() 荐读者 张莹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高三年级语文教师。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