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高考即将开启 作为家长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和帮助孩子 01 了解孩子的压力来自哪里? 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家长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孩子的压力一般来自两方面。 1.心理上。对于考试结果的不可控和担心社会性评价。孩子会担心发挥不好、担心失败,担心达不到父母、老师的期望,担心考不好之后大家对他的评价,因此产生压力。 2.身体上。长时间紧张作息,身体感觉疲惫。 02 高考临近,家长要做好哪些事? 1.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考试,高考不是人生一战,而是人生一站。 2.避免过度期待。要按照孩子的历次成绩的中位数而非最好成绩设定期望值。核心是接纳孩子现有的水平,并帮助孩子确定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1)全心做好“辅导员”。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学习方向、目标、方法争取一致, 统一战线,如有不同意见,建议保留;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减少唠叨、温和沟通;帮助调节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细心的观察、积极的鼓励、耐心的倾听和陪伴,耐心的开导,把信任传递给孩子。 6.让手头忙起来。保持正常工作与生活,不因高考而打乱正常生活的节奏。如果家长请假陪伴孩子,请提前与孩子商量,看哪种方式让孩子感觉更轻松。 家长焦虑心情无处安放时,可以尝试静静地织毛衣、桌面益智游戏、运动等。 03 孩子紧张失眠,家长应该怎么办? 1.如果考生的睡眠是长期问题,就不要在考前做专门调整,长期失眠是很难在几天内改善的,既然长期如此也没有影响学习,那不妨就带着这种失眠状态迎接高考,如果考前一周以上服用过助眠药物,可以询问医生适当使用,不要在考前突然服用助眠药物。临近高考,不要做出太多改变。 (1)可以帮助孩子采取辅助放松方法。入睡前可以让孩子热水泡泡脚,如果孩子上床后睡不着,可以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冥想音乐帮助孩子入睡。 (2)告诉孩子,即使考前失眠也不会影响考场发挥。高考前睡眠不太好很正常,在压力时候比平时状态稍微差一点点,也很正常。 失眠不等于没有休息,实证研究,感觉整夜失眠的人大脑在一段时间内同样处于休息状态,一宿未眠不会影响大脑发挥。因此,家长和孩子都不必太过纠结。有的孩子考前紧张几乎没睡,但是发挥得很好。 家长们不要为了让孩子保持精力而强行规定午睡时间。考生的作息一定要按照以往的节奏进行,不要突然改变。 04 为什么考试了,孩子越疲沓不想学? 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 考前考中可能有些孩子出现放松娱乐的情况,家长看到很着急。 家长可以这样做: 规定好放松的时间和前提,给予孩子适当的放松空间,有利于状态调整和发挥。可以通过适量运动、非语言表达方式(画画、做手账、编织毛线等)、看课外书等方式放松,不建议玩电子产品和游戏,以免过度兴奋。 05 孩子上考场前,该怎么给他鼓励? 为了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许多家长都不停地向孩子强调:“你放心大胆地去考,能考多少是多少,只要你努力了,我们是不会怪你的。”考生考前心理可能变得敏感,这时候翻来覆去地安慰,无异于告诉孩子,我很在意这件事,你一定要考好。总体原则是保持与平常一样的生活状态。 1.告诉孩子,你在父母心中是最重要的。高考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性考试,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比起高考成绩,我们更在乎你! “我要告诉你,世界很大,考场很小;考试是个点,人生是条线。没有人因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考好考坏,爸妈都等你回家吃饭!” 亲爱的家长们,高考是孩子生命中的一个序曲,孩子的未来远不止高考,我们重视,但不盲目;我们紧张,但不过分;我们支持,但不刻意!以自己的信任、沉稳给孩子带来温暖与支持,助力孩子高考皆得所愿! 愿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披荆斩棘,终会繁花满地! 预祝高三学子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赓续辉煌,再谱华章! ----------------------------- 编辑:陈超初审:王子源复审:魏居善审定:周艳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