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优秀学生 | 2018级高二17班优秀学生代表

2020-5-4 10:32|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680| 评论: 0

摘要: 周珉毅我很荣幸在这个学年获得了“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能够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让我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在过去的这一年里确实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从懵懂的初 ...

 周珉毅


我很荣幸在这个学年获得了“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能够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让我感到很高兴,可是我在过去的这一年里确实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从懵懂的初中生到现在的高二学生,在赣榆一中,学校以校训一直激励着在校师生,培养优良美德,让我们驰骋在青春的大地上,把微笑挂嘴边,准备好迈步,打败所有危险,散发青春魅力到无限!我不仅收获了科学知识,也懂得了许许多多的做人的道理。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同学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没有老师的精心栽培、没有同学的热心帮助,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就不会有一个朝气蓬勃、无所畏惧、敢于向明天挑战的少年。回首遥望,仍然记着高二期末备考的那段时光。合格性考试加上期末考试的六天再加上寒风凛列的深冬,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在班主任的不断鼓励下,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场考试;严谨而带有文艺气的数学贺老师写在纸上的话“你沮丧过,总感觉未尽力,总认为还可以更高一些;你欣喜过,因卷面上满意的分数和老师鼓励的话语。看到“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时,我有些惆怅。此时,我已无凌云志,也不曾第一流。只能在窗外飘着小雨的下午,坐在电脑旁,4个小时,整理错题和知识点,为你。唯愿过年时你吃到嘴里的饺子,是香的。”更是让我们心中多了一股暖流。生物老师讲了不下十遍的能量流动,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了..........天道酬勤,努力总会有回报,最后我们的结果也是令我们满意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反思和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我深知自己仍然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我去不断去学习和改正,但是我相信在团结奋进的赣榆一中,在热情洋溢的老师的教导下和同学的帮助,我将会更上一层楼!获得了荣誉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而可以停滞不前。荣誉是我们前进的一种动力。在我们学校也不乏那些通过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同学,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同样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只代表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明年的现在我也要走进高考的战场,这一年里我要让自己更充实,更努力,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我要把荣誉化作今后不竭的动力,踏上新的高三征程!


李明志


在黑板擦和粉笔的共同飞舞中,在老师的声声叮咛,无微呵护中,多少老师深深地印在莘莘学子心中!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让它展翅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而我感恩老师,因为是他们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因为是他们让我看清了是与非,善与恶;因为是他们让我在困难面前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因为有了老师,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老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老师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也肩负着民族的昌盛与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老师的关心下健康成长,在老师的凝望中,奔向美好的未来。同学们,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去感恩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吗?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芳香;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但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前进与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之情去面对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老师们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这种无私,伟大的爱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到达胜利的彼岸。“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亮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老师比作春蚕,比作蜡烛。他们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使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华夏的栋梁之才!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汗水与心血,也许老师们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但,就算把老师比作绿叶,比作红烛,也颂不尽他们的奉献和成果啊!老师不是绿叶,却在滋养绿叶;不是红烛,却能照彻心灵,因为在我们的眼睛里映出的永远是他们的身影。是老师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谱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燃放声声祝福,用绚丽的焰火为老师唱支世间最美的歌。

程子懿




带着花季的笑容,带着青春的自信,我们踏进一中校门。军训拉开了高中生涯的序幕,就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前奏中,我感受到一中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治学,更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学习紧迫感与压力。
刚进班时,我也只算得上是一个中等生,所幸的是我遇到那么多优秀的班主任和带课老师,他们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传授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和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的学习态度,告诉我们奋力拼搏的意义。我还记得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前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话语:每一次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平时的努力,而高考的好成绩是每一次努力的累积。取得好成绩,校内表扬嘉奖,校外张贴大榜,家长也感到自豪呀。这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那时的我们可能目标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所有人都在为这个荣誉而奋斗。高一至今,我的成绩不算稳定,起起伏伏,有个别科目学习技巧与方法的因素,也有心态的因素,如班主任所说:“如果到高考时,正好处在波谷期,怎么办?”多亏了履职尽责幽默风趣的班主任,不辞劳苦循循善诱的老师,还有学习氛围良好的班级和互帮互助的同学,是他们给了我加倍努力的动力。在这次寒假中,我们国家迎来了一场巨大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也因为这次疫情,我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网课模式”。网课期间,也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课前,他们为准备课件要花上很长时间,因为还要学习在线上课的网络知识,以保证视频课运行顺畅;课中,虽然我们看不到对方,只能听到声音,但是彼此的提问、回答、互动与在校上课毫无二致;课后,老师们精心布置作业,依旧高标准严要求,及时批改、反馈、订正、答疑。网上批改作业费时费力,让老师们身心疲惫,可是尽管如此,他们也会逐一检查、打分、指正。我从心底里感恩老师们,你们辛苦了!回到学校,虽然疫情未过,但也没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挡不住老师想尽全力把知识灌输给我们的心。戴着口罩讲课很闷很难受,但从未听他们抱怨或为此而懈怠。这次期中考试,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取得了理生政班第一的好成绩。感谢一中,感谢老师们!我们何其有幸在这里遇见你们,幸福地享用着你们无私的呵护和教诲,并积累起我们一生的财富!相信付出必有回报,相信一中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郑  婷




时间荏苒,转眼间,我将在赣榆一中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两年历练,奔赴高三的战场。两年了,自己哭过、痛过、想要放弃过,但也曾笑过、开心过、最后重新振作。时间伴随着自己的历练点点消逝,回顾往事,是那些点点回忆。
高一,自己还未从懵懵懂懂中走出来,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学习上的迷惘,自己的问题的驱动,就喜欢追着老师问这问那,老师们从不嫌弃我们。他们总是很耐心的回答那些看起来很幼稚的问题。同学之间的友情也在开始慢慢发展。同桌是我在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亦是我的好朋友。跟你打打闹闹的人,其实不是讨厌你,她只是在以-种她习惯的方式向你示好。因为在你面前,她可以真正做自己。学累了,就从窗子里向外眺望,望来望去,还是楼房看不清远方,但心情不知为什么就会舒适很多。后来自己在文科、理科之中,听从了父母、班主任的建议,选择了相对比较擅长的理科。踏上了一条艰难却又幸福的理科路。 分班对学生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残忍的词语,但学校也有学校的考虑安排。于是分班成了我高中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分班意味着离别泪水,但更多的意味着新生、开始、希望,于是我们在分别的泪水中毅然前行,分别不是结束,而是更好的开始。在这之中我遇到的很多看起来非常严厉的老师,其实这都是他们的伪装。撕下这伪装,所有的老师都在为了学生而努力,班主任放弃双休日为我们周考监考,抵抗深深的困意坚持在灯火阑珊的夜晚和我们相依相偎,忍着刺痛的喉咙继续讲课,即使他们头痛难忍,即使他们上一秒还在为事伤心落泪。但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总会擦去泪水汗水、泪水,面带微笑,走上讲台开启属于我们的完美一课。 同学,同在一起学习的人。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今世的擦肩而过,那么今日我们的同学缘分是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我们同在一个学校教室里,呼吸着同一片的空气。早读,教室里充满了我们的书声朗朗。早操,我们步伐一致,气势如虹。课上我们认真听讲,积极做答,课下,我们互相帮助,一起讨论难免有点小摩擦,最终也会在双方的解释下,烟消云散。拔河比赛中,我们团结一致、壮志成城。我们学习物理的知识,将之用以实践。语文文言文的重新演绎,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了历史,也从更深处读懂了文言文,各种竞赛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说起这些,仿佛就是昨天刚发生的--,心里有种抑制不了的小激动。好多次自己在家无聊时,周围特别安静时,耳边总会响起,上课铃声、老师的讲课声、下课时同学的嬉闹声,如潮水一般淹没了我,将我重重包裹。在这其中不只有学习的汗水,我们还一起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一起做太极拳,一起静下心来去领略中华武术的力量;我们一起参加高三学哥学姐的成人礼,一起提前感受成人的使命感;我们一起拍摄的《我和我的祖国》短片,共同为祖国庆生。一中,你在同我们一同成长。我们共同进步,只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更加美好的一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7 06:09 , Processed in 0.0669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