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4班张再植同学2018年以621分的中考成绩被我校录取(录取分数线620),经过三年的努力,张再植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75分的优异成绩,目前已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我们衷心祝愿张再植同学在今后的大学学习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了表达他们的激动心情,张再植同学的父亲和张再植同学分别以“感谢学校”“感恩母校”为题写了文章—— 在入学之初,身为家长的我就希望学校和家长共同帮助孩子、教育孩子,也希望吾儿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克服缺点,学好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一名有用人才,回报祖国,回馈社会。常言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理性之巅,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只有奋斗拼搏,学好一门知识,不是只学懂,学会,还要学精、会做。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适用人才。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我和孩子共同选择的赣榆一中办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教师敬业精神强,工作认真负责。学校管理到位,校园环境优美。师生和谐,学习氛围浓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学生,并不辞辛苦的为孩子付出。作为家长的我为能遇到如此负责的老师而感到幸运。也十分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为孩子做出的付出。入学之初孩子的成绩并不好,位于全校倒数,但是老师们并没有放弃他,反而悉心地指导,对孩子一视同仁,从而让孩子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次。作为家长,我不仅为孩子感到骄傲,也对老师和学校产生由衷的感谢。孩子能取得今日的成绩,不仅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更是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取得的成就。因此,我十分感谢学校以及各位老师,你们不仅教会了孩子知识更传授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可谓是孩子一生的良师。您把知识传授给了他们,才使她们在陆天里飞翔,是您教给了他们如何做人,才使他们对社会能有更多的贡献。您是辛勤的园丁,盼视着陈花谦园,盼视着桃李芳扑鼻。偶尔拜访贵校,我总能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课堂上师生之间活跃的互动,赣榆一中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入骨髓的责任感。我始终相信赣榆一中的教学理念,始终相信学校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博学,善思,刻苦,求真的创造型人才。您的谆谆教诲化作孩子们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在此,我代表孩子,代表家长感谢学校,相信赣榆一中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高考虽已结束,但我依然忘不了你们临行前的句句叮嘱,忘不了同学们备考时的争分夺秒,忘不了学校领导们的悉心照料。时至今日,这一幅幅画面依然萦绕在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因此,我满怀感恩,写下这段话语,感谢母校的辛勤付出,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犹记进校时,我成绩落后,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曾多次犯下过错误,但是老师们并没有放弃过我,还经常找我聊天,为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特别要感谢徐建平老师和张颖老师,是他们在我学习感到烦躁和苦恼时给我以鼓励与支持。至今我仍记得张颖老师对我说过“我认为你是个好学生。”也是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我向前迈步。而徐建平老师是我高三时的班主任,刚开始磨合时,感觉并不习惯,觉得他有点吓人,但是随着不断地接触,我发现他是一个细心,温柔的老师,虽然在话语中体现不多,但他以行动告诉我们,他一直在支持着我们。不仅是他们,我们的各科老师也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们。无论是陈丹丹老师,王艳老师的严格要求,还是徐建平老师,陈建博老师的幽默风趣,亦或是赵青老师,孙克昌老师的和蔼可亲,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不仅如此,学校的领导们也一直陪伴着我们。孙霄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我们的年级主任虽有着领导的威严但却更像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陪跑者,助力我们跨越高中三年这段艰辛的旅程。时至今日,任然忘不了篮球场上的欢声笑语,忘不了教室中的琅琅书声,忘不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三年的读书时光,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学校里的一草一木,我都记忆如新,老师们的每个关怀我都终身难忘,我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感谢母校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我忘不了您,亲爱的母校!祝愿母校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成为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沃土!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