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 赣榆一中举行国家公祭日升旗仪式

2021-12-15 06:30|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429| 评论: 0

摘要: 国家公祭日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举行了主题升旗仪式,以史为鉴,奋发图强,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热情。早晨7时20分,庄严的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师生满怀崇敬之情 ...

国家公祭日


202112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举行了主题升旗仪式,以史为鉴,奋发图强,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热情。

早晨720分,庄严的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师生满怀崇敬之情向国旗行注目礼。礼毕,师生向在南京大屠杀中不幸死难者同胞和为祖国牺牲的革命英烈默哀。

高三(2)班施翔哲同学以《共思切肤之痛,共享国泰民安》为题进行国旗下演讲。他说,“我们有幸生于这样国泰民安的盛世,我们的祖辈父辈为这盛世流过血,流过汗,现在,轮到我辈青年为之奋斗。”

团委书记盛婷婷告诫同学们要志存高远,砥砺前行,为将来担负建设国家的责任,蓄积力量;要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力图发展,振兴中华。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融入爱国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情感体验,以纪念仪式作为重要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思切肤之痛,共享国泰民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2)班施翔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共思切肤之痛,共享国泰民安》。

今天是20211213日,一个为普通的日子,它只不过是2021年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但它又是极不普通的日子,84年前南京城的百姓正面临一场灭顶之灾,而我们的祖辈,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

其实84年前的南京并不是中民族近代史上的唯一的浩劫,从威海卫屠城到旅顺大屠杀再到南京大屠杀,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的荼毒一步步加深。一座城,四十多天,三十余万百姓,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展示出了人类所能拥有的全部残酷和血腥,他们开展杀人竞赛,他们进行

活体实验,他们更是公然违反国际公约,研制生化武器。他们把生命当作草芥,把杀戮看成战功!

我曾去过南京,到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穿过馆内的一大片鹅卵石滩就可以看见一堵黑色的墙,上面刻满了遇难者的姓名。我曾经认为每一位罹难者的姓名都被镌刻其上以供后人缅怀和凭吊。但是讲解员告诉我,墙上的数字尚不足三十万的十分之一,纪念馆内有一个水滴,每12秒就会落下一个,代表每十二秒就有一名同胞失去生命。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分崩离析,我们的民族饱受侵略,我们同胞的生命正如那滴水一般被任意抛弃!受尽蹂躏!

所幸!今日之中国已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们应该牢记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定罪责就意味着重犯。铭记历史不是宣扬对某个民族的仇恨,珍爱和平也不能忘记侵略者的暴行!

所幸!今日之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也门撤侨,行动迅速,亚丁湾护航,井然有序,晚舟虽晚,业已归航!我们的国家已经十分强大,她不允许任何人欺侮我们的人民,污化我们的民族,湮灭我们的文明!侵略我们的国家!

同学们,我们有幸生于这样国泰民安的盛世,我们的祖辈父辈为这盛世流过血,流过汗,现在,轮到我辈青年为之奋斗。高三的同学们陆续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生日,高一高二的同学即将成年,我们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国家需要我们!

在国防军工领域,在人文社科领域,在经济建设领域,在科技创新领域,我辈一定会有所建树。愿同学们以梦为马,以笔作舟,遇急流而勇不退,登泰山而指苍穹!

最后,愿中华圆梦,愿民族富强!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冷吗?今天是什么日子?老师不是在跟你们作无谓的寒暄,老师是想告诉你今天是20211213日,冬天,零下两度。1213这个数字是否触动了你某些记忆,是否让你觉得内心的寒冷远远超过身体所感知的寒冷。

今天是所有国人都必须铭记的日子--“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山河肃穆,草木含悲。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也将响彻南京上空。今天举国上下都会以隆重的方式来祭奠30多万死难同胞,来铭记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1213日,在中国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毫无人性的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四十多天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血流成河,瞬间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有历史学家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足足有320多公里长,也就是我们从连云港到南京的距离。有机会你们去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哭墙,那里有一万多人的名字。这些仅仅是遇难者中能寻得姓名的一小部分人。而更多罹难者,只有累累白骨空对江风。这一段沉痛的历史,从来也不只是南京城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屈辱史,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当永志难忘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

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

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在历史问题上倒行逆施,掩耳盗铃美化侵略战争,于人于己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度尽劫波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但也有清晰的底线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和当下余孽。举行国家公祭,正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用国家之力为历史正义撑腰,为和平发展护航。

国力更加强盛,和平才有保障。从甲午惨败到南京之殇,从慰安妇制度到细菌战试验,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没有一个坚固的国防,人民只能遭殃。国家公祭日是一次回溯苦难的历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复兴的精神检阅,回放着昨日的屈辱和苦难,也凝聚着此刻的责任与使命,更召唤着未来的太平与安康。正直之士感言:“吾辈当自强,方使国不受他人之侮”。传承家国情怀,进而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永久和平才会成为愈发切近的希望。

然而当下,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安康,有些人却在淡忘这段民族之殇,一些年轻人竟然不知道靖国神社为何物,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依旧戏谑娱乐,枉顾自己是中国公民的身份,或者因为历史知识的匮乏,又或者因为爱国情感的淡漠,一如张哲瀚之流,而做出了背叛民族,触犯民族大义的行为,这些忘记历史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全社会的唾弃与抵制。所以今天我们有必要重申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力图发展,振兴中华。

前事昭昭,惕惕后人,不要让时间为庸人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我们应直面惨淡的过去,正视刻骨铭心的苦痛,而后大踏步向前。但这一切却不能在空言与大话中消磨,作为学生,你们在生活的点滴中谨记历史教训,常怀居安思危忧患的意识,为此我发出以下几点倡议:志存高远,砥砺前行,为将来担负建设国家的责任,蓄积力量;在每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高唱庄严的国歌;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记得维护好良好的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安全,不泄露有关国家安全的信息,同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让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构建起精神上坚不可摧的长城,牢记民族之殇,吾辈砥砺前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5 17:02 , Processed in 0.07473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