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突发的新一轮疫情,给大家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从3月7日开始,我们暂停线下教学,开启了新的居家线上学习。面对疫情,除了服从统一管理、积极做好自我防护外,每位同学还要注重自我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趁虚而入。为了减少负面情绪对大家的影响,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份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小贴士。 01 适度关注疫情,正确面对 ![]()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让我们措手不及。全媒体时代,疫情信息爆炸式流通,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在繁杂的信息面前,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相信政府的处置能力,听从防控机构的指挥,遵守防疫的各项规定。同时,学校也会根据上级部署,对我们的防疫和学习作出适当的安排。建议同学们了解应知的防控政策、疫情形势与防疫措施,拒绝带有煽动性、情绪化的传闻,尤其要控制睡前浏览信息的时间,为大脑留有放松的空间。 02 做好自我调适,积极应对 ![]() 在按照学校和社会的安排做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建议采取四条措施做好自我调适,以积极心态应对疫情。一是创造愉悦的体验。隔离病毒并不会隔离爱,记录每天的小确幸,让美好在身边流动。例如:看喜剧电影、烹饪美食、听音乐、做手工等愉悦的活动,也可以在纸条上分别写下10件想做的事情,放在一个罐子里,每天抽取一条去做。二是觉察并管理好情绪。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对当下的情绪进行正念。用新的方法来应对情绪:觉察-感受-探索。首先是在情绪来临的当下,对它升起一个觉察,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情绪中。其次,不带评判地感受身体,让情绪流动起来,找到出口。最后,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对我来说这么难以接受?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紧张的情绪?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三是采用“STOP”技术。当我们陷入负性情绪困扰,可尝试使用“STOP”情绪调节技术,即停(S,停下来冷静一下),呼(T,让自己深呼吸),观(O,观察周围的环境及自己的感觉),评(P,重新评估现在的情况,继续有益的行为)。四是运用积极意象。在事情较多、心情浮躁的时候,通过积极意象让自己恢复平静。想象自己漫步沙滩,倾听海浪的声音,感受脚下的沙子和海水,蓝色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等,或者回忆一个人带来愉快体验的情景。每次一分钟,连做5次。 03 做好时间管理,劳逸结合 ![]() 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各个中学都部署了线上教学。有了前年防控的经验,现在进入线上教学模式,大家不再无所适从,应该是轻车熟路了。全市的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正常教学秩序有待恢复。我们要全面分析自己的学情,做好时间管理,提升学习成效。尤其对于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同学来说,这次的疫情确实带来了诸多不便,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这一时间里,与父母一起,与城市的家人们一起,做好自己,共渡难关! 一是排除干扰。学习时间屏蔽手机,排除其他干扰,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二是合理利用。最大效率提升时间使用效果,要学会发现自己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较为清醒的时间和不太清醒的时间,在不同时段里做符合该时段状态和效率的事情。三是及时奖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奖赏内容,让自己的学习有激励。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确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哪怕有一点做的比昨天更好,就可以及时奖励自己。四是确定目标。每晚睡前做两件事,第一是制定明日目标,第二是评估今日目标的完成情况。如果当天实现程度低于八成,那说明内容制定过满,或者自身学习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请把这些问题写下来,及时改进。 04 和谐家庭关系,享受亲情 ![]() 相对封闭的疫情防控措施,也给了我们更多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困难面前,我们体验了亲情的可贵,但长时间的相处对亲密关系也是一种考验。 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光,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享受亲情的温暖。一是要懂得尊重。我们与父母是亲人,亲人需要爱,也需要对彼此的尊重。学会去尊重我们的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尊重父母的心理感受。同时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分担父母的压力。二是要保持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联络感情的纽带。家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可以尝试:好好与家人谈谈心,谈谈这些年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对对方的期待,父亲或者母亲对你说过或做好最好的事情是什么,共同回忆生命历程中那些艰难时刻,是什么帮助你们度过的。三是要经营好亲密关系。父母也许不是最懂我们的人,但一定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与父母浓厚的亲密关系或许只是少了一段高质量的陪伴、一次敞开心扉的闲聊、一次冲突后的理解。与父母晚上一起散散步、打打球,一起看电视剧等等,增加彼此的了解,学习父母的人生经验。人生总有起落,在困难面前,良好的亲密关系、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才是我们可以直面困难、抵御人生风险的最坚强的后盾。 同学们,疫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也锤炼了我们坚忍不拔的品格,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意志,提升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春暖花开、平安静好的青春校园重逢相拥! 温馨提示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就说明你们的负面情绪超出承受范围,那就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了: 1.容易感觉到紧张,担心,更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担心什么。 2.不能停止或控制自己的担心。 3.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很担心。 4.不会放松或很难放松下来。 5.由于担心不能安静的坐着,总想站起来走走。 6.稍有小事就容易急躁,容易烦恼。 7.害怕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但又不知道什么可怕的事情。 8.莫名出现胸闷、心慌、出汗、手抖、胃部不适等症状,经检查又发现不了问题。 如果您没有上述情况,说明您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如果上述情况在多数时间里都出现,那么您的心理健康已经开始“预警”,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之前提到的的小技巧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持续几天后无法缓解,或者焦虑情绪明显,可以请及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连云港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96111正常接听,同时特别开通24小时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电话:17751829611,为市民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情绪疏导。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