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习分享智慧 南北相通赋能前行(二) 跟岗学习 春风送暖,遇见美好。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简称锡山高中)是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现有3022名学生,310名教师,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特级教师1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市学科带头人34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达到52.1%,高级教师比例达到53.3%。2019—2023年五大学科奥赛共有26人进省队,获国家级金牌8枚、银牌23枚,106人获省一等奖。每年有10人以上被清华北大录取。学校建有7个省课程基地,荣获4项国家级成果奖,4项省政府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教育部奖,1项国际专项组织奖。 锡山高中的名气不仅因为这所学校教学质量高,更因为这里的学生享受到了好的教育,他们气质卓然、自信开朗、谈吐大方,幸福感高、焦虑感低。什么是好的教育?在锡山高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看来,“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近些年来,锡山高中的办学渐入佳境,取得的成就也十分令人瞩目。究其根本,是锡山高中对价值观的追求和坚守。锡山高中所确立的价值观是“成全人”,他们把“成全人”具体阐述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锡山高中坚守教育成全人的价值追求,努力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促进学生在学业与学术、品性与品位、适应力与胜任力诸多方面均衡而又充分地发展。
跟岗学习的收获 作为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一所高中,如何既直面高考的竞争压力,又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成长?锡山高中的探索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基于生命旺盛:努力培养终身运动者 终身运动者又叫做心理健康者。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敬畏生命可以让我们了解生命、保持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使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珍爱生命就是学会珍惜与热爱,不轻言放弃,勇敢而充实地对待。二是终身运动的习惯。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的体魄是生活活力的源泉。三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生漫长,跑得快慢取决于自己。保持健康的节奏方式,就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彼岸。四是积极的心态,对未来抱有美好的预期。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拥有成熟心智的内容之一。 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从时间安排到各项活动的开展,都体现了将学生培养成终身运动者的目标。每天早晨有早锻炼,每天一节体育课是恒定不变的课程设置。从下午第七节课开始,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就热闹起来,共有16个运动项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校园建筑中约有四分之一为体育运动场所,除了篮球、排球、足球等传统课程,还有游泳、击剑、太极……学校用体育场馆经营权换资源,从社会上引入B级足球教练、德国击剑教练等21位专业教练做兼职老师。 二、基于精神高贵:努力培养责任担当者 锡山高中校长给学生的寄语是:你们应该成为使命担当者。青春就应该以团队领袖的样子,站立在大地上救助贫困与弱小;就应该以世界公民的身份,眺望时代的远方,担当未来社会的责任。 丰富的学生活动,特别是匡园社区、模拟城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社会职业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生涯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基于智慧卓越:努力培养问题解决者 学校提出将学生培养成问题解决者的内涵肯定更为宏大。从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体会到,全体教师都在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共性在于每节课的引入几乎都是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几乎每个知识学习完成后,都要用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情感丰满:努力培养优雅生活者 美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个内容,美育就是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那么,什么是“优雅生活者”?一是善于发现美。任何生命都具其本存的美,世上所有的人与物都有其特殊意义与价值,怀有发现美的“眼睛”,对外界的美的信号有敏锐的捕捉力。二是欣赏卓越。欣赏他人之美,是对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是对他人肯定性的生活内容的体现。三是注重生活的品位和细节。这样才能把我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设计,创造得更加美好。四是能够给生活和他人带来美的感受。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开场所大声喧哗等,培养强国强民的优雅素质,让自身的存在汇集成“美”的力量来促进世界向善向美。 高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应该能够把握好一种节奏——在高强度的学习中也一样可以去欣赏艺术之美,用艺术表达他们的感受,因此他们一样可以生活得非常优雅。在锡山高中看不到学生在“奔饭”,看不到焦虑,看到的是阳光的笑脸,紧张而有序地学习,忙里偷闲的优雅。人应该追求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审美的眼界和方法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来表达生活的状态。 培养优雅生活者、每周一节艺术课,也是学生们的必修课,一直会持续到高考停课前,这是锡山高中的特色之一。怎样在一周一节课的短暂时间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唐江澎校长思来想去,选择了合唱。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专业的训练,用自己的嗓音——人身体自带的最美的乐器来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表达美。在每年的高三毕业典礼上,几百个孩子站在礼堂里,分成4个声部,合唱属于他们年级的那首歌,这样的场景会让人热泪盈眶,这是属于他们的共同文化记忆。 跟岗学习的思考 锡山高中将“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发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具体化阐述,是对人民群众的期盼进行的大众化陈述,是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化和具体化。这一目标导向将文化传承、问题导向进行统一,形成使命导向,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与社会要求的统一。 “升学”本是教育应有的价值之一,是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不应列于教育的价值之首。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人格和精神,不能只重成“才”,而忽略育“人”。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孩子的身体素质、健全的人格、爱心和同情心等,都不能仅用分数指标来衡量,而这些恰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赢得人生的必备素质。分数不能绑定教育,教育不能绑架家庭。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反观当下教育内卷带来的焦虑感,使得学校与家长往孩子身上增压太多,报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充斥着孩子的全部课余生活。其背后好的评价机制的缺乏,合理评价指标的缺失,使得分数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而要打破这种机制,还需要不断加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 转眼间跟岗学习已经结束,但是这里值得思考、借鉴和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编辑:蒋黄林 校对:徐维刚 董长春 审核:秦绪忠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