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异用学”匠心同 “蓝青相鉴”迸力量 黄绿秋意暖,蓝青相鉴盛。为深入推进“用学课堂”,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10月30日,赣榆区高中物理“青蓝课程”教研活动暨张连之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举行,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党委书记王经军,副书记、副校长张春宁,区教研室副主任张连之以及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与会。 赣榆高中的胡可阳老师以《超重和失重》为题,突出学生主体特征,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情景、问题、实验、体验、合作、自主、交流等教学元素,注重探究式学习过程,让学生构建关于超重和失重的新知识并注意知识目标的落实,紧扣课程标准要求,达成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胡老师上课过程抓住了重、难点,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主线、以启发为主,进一步践行了“用学课堂”。赣榆一中的肖蕾老师开设异构课《超重和失重》,教学环节设计得好,先是用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的情境引入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与理论探讨,并最终广泛分析生活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这一过程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充分体现了“用学课堂”的教学理念。 赣榆高中汪俊老师与王德华老师同步开设了《光的折射》新课,他们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来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构建了清晰且科学的知识体系,既突出重点,又准确把握了教材中的难点。他们巧妙地将新构建的模型探究器材与实验探究教学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获取了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素养。 赣榆高中正高级教师于玉和精准细致的研评了上午的四节物理课,他指出上课老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实验深入探究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构建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并表示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指出了每节课的改进和增益之处,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于玉和老师又作了题为《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四维”“四度”》专题讲座,他指出:好的物理课堂应是和谐的、有学科味的、细腻的、多元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四度”——设问有梯度,节奏有坡度,跟进有力度,评价有效度;教学设计要从“四维”角度研习并思考——目标是否明晰,方法是否恰当,设计是否新颖独到,评价是否及时多元。并结合自己教学实境例举,让与会者产生深深共鸣。 张春宁副校长作了题为《“循证”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讲座。他以一则“金属猫的故事”为引子,强调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光的折射》与《单摆》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详细展示了批判性思维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策略,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构建思维型课堂。张春宁的讲座理论站位高、导向明确,语言深入浅出,实践操作性强,让工作室的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张连之结合“用学课堂”教学模式,针对高中物理课程实施中如何取得更高成效的问题,为学员们作了题为《构建“思维看得见课堂”》的精彩报告。他通过《重力》这一新授课的教学案例,向教师们展示了如何设计“用学”课堂,并特别强调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接着,他又以《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复习课为例,指导教师们如何巧妙地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并将习题转化为实验,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几位专家的报告让工作室每一位学员深受启发。大家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用学课堂”的推进中,努力打造更多精品课程,让每一节物理课落地生花。 END 编辑:蒋黄林 校对:徐维刚 董长春 审核:秦绪忠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