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一中记忆,最好的行囊 | 那些发光的日子

2023-8-20 16:28|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695| 评论: 0

摘要: 那些发光的日子高三22班 闫明娜一直在想,这篇关于回忆母校的文章要怎么去写。直到我打开文档,看见我在高一时写的那篇军训征文,才有了思路。那篇征文的名字叫《那些发光的日子》,于是我想,就让我的高中生活从这 ...


那些发光的日子

高三22  闫明娜

一直在想,这篇关于回忆母校的文章要怎么去写。直到我打开文档,看见我在高一时写的那篇军训征文,才有了思路。那篇征文的名字叫《那些发光的日子》,于是我想,就让我的高中生活从这里开始,再从这里结束。从迈进一中大门的那一刻,再到高考完收拾好所有的东西走出大门,三年弹指一挥间,我的高中生活就这么结束了。回顾这三年的高中生活,虽然很短暂,但也给我的人生画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友好的同学。比如说杨乐乐,她自称优质搞笑女,和她在一起学习,我总是很开心。还有很好看但会跟我互怼的刘文琳。还有其他同学,我们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备考,只为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见过早上五点半时初升的太阳,见过傍晚时美丽的晚霞,也见过晚上十点各有圆缺的月亮。我们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追逐梦想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发光。我想,当若干年后,我回忆起这些发光的日子时,应该会感慨万分。除了友善的同学,我还遇到了很多负责任的老师。高二时的班主任曹家军老师,会注意到我的情绪,一直到高三,他遇到我的时候还会问我最近怎么样。我高三的班主任,会在高考前一个晚上,当我问到他有关作文的问题时,他会给我滔滔不绝地讲四十分钟。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老师。高考前,我和每一个任课老师都握了手,希望他们能够带给我一点好运,让我在考试的时候超常发挥。能够遇到这些负责任的老师,是我的荣幸。高考前,我偶尔会在自习课时想象自己从一中毕业的心情,那个时候真的很想毕业,我觉得自己应该是开心快乐的。直到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开心,甚至有些怀念,有些舍不得。从三年前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再到现在毕业,我一直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一中读书,遇到那么多好的同学,好的老师,是我的幸运。希望离开一中的我们能够继续闪闪发光。


难忘母校高三22班 徐子豪

在那个夏季的结尾秋季的开头我走进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时光如流水,不会东流,青春犹如满天星辰,震撼无比。

记得经常会在晚自习时出现的晚霞,记得每天早上在跑步时总会看见的朝霞记得春天里的花,记得夏天里的树,记得秋天里的落叶,记得高一冬天那场特别大特别大的雪,记得高一4楼西一教室贴着的“埋头苦干三年,扬眉吐气一生”的12个大字,记得八月十五前特别圆的月亮,记得晚饭后金黄色的阳光里随风而舞的微尘,记得操场上在夕阳里面奔跑的少年们,记得楼道里被夕阳染了金黄的我们,记得高考前50天家长会时那道贯空长虹,记得老师们亲自给我们送上祝福时那一刻的感动,也记得高考前一天抬头看见的落日和那一天的圆月,记得老师们的风趣与幽默,记得语文的《将进酒》,记得英语的非谓语,记得数学的解析几何,记得历史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展,记得政治的《经济与生活》和《政治与法治》,记得地理的摩尔曼斯克港,记得石板里面长出的小树,记得高考那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孔雀,也记得离开学校时最后的绝美的夕阳。

难以放下的是三年来吃不上几次的拉面,因为疫情原因没有上过几次的社团活动,没有机会见到学校池塘里面再次盛开的荷花,没有道别完的老师们,没有上完的最后一节体育课。

总有人对我说:“向前走,过去都是历史”,可我还是会回头,还是怀念那年盛夏我们刚刚见面的那天的场景,怀念那个装载着我梦想起航的教室 。

愿各位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2 23:57 , Processed in 0.1367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